1. 1949年前,中国就是一个缺粮的国家。
中国耕地条件并不好,特别是与美国和印度相比。你看人口高度集中在沿海一带就可以知道这一点。
南方虽然湿热但是群山连绵,耕地小块,土地碎片化,多坡地。而坡地土层薄,保持水土不易,东坡西坡光照时间短,北坡更是。南方人口密集,更加勤劳,多季种植。北方大平原,但是寒冷干旱,很多地方只能单季种植,有些地方勉强种植一季半。黄土高原极其干旱,水土流失。青藏高原山地寒冷几乎不能发展农业。新疆大部,内蒙,甘肃大部,宁夏大部都难以发展农业。云贵高原也是山高水险耕地极少,四川除了成都平原也是群山连绵,盆地很小。
2。至1976年,人口从5亿增至8亿多,增长了60%。新开垦耕地6亿亩,增至22亿亩,增长了37%。
3。因为国土资源不是那么好,所以提出刚要是粮食产量过黄河,跨长江,就是提高单产,就是精耕细作,即黄河以北亩产400斤,黄河至淮河之间亩产500斤,淮河以南亩产800斤。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修建了8万座水库, 22万公里的水渠,改建水浇地8亿亩。
4。工业落后。缺少农业机械,缺少化肥。在文革末期引进和新建了13套大化肥,也建立数以千计的小化肥厂 。这些效用在文革结束时才显现出来。
5。由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需要发展工业。占用大量耕地种植经济作物作为民用或者工业原料。比如种植棉花,烟草,甜菜,橡胶树,粮食制药造酒等等。
文革末期引进4套乙烯工程,还有化纤工程等,解决了穿衣问题,省下了棉田。
6。备战备荒。国家和各级地方储存了够吃3年的商品粮,估计是够3年的城镇居民,农村反销量粮和军粮,不包括产粮的农村,因为不会省出那么多的粮食,也没有那个储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