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中国还没有自选超市?错了!

来源: dudaan 2020-12-17 16:16: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708 bytes)

1983年1月3日,一家与众不同的商场在北京市海淀区开业。

  这里购物不用排队,且不需要通过售货员,顾客可以亲手从货架上挑选商品。

  新鲜的购物方式让顾客一时云集。

  自选商场,这是人们当时对它的称呼。后来,它成为媒体报道的首家超市,被认为是中国超市的雏形。

  200平方米大小,一次挤进100个客人都转不过身,自选商场内只提供蔬菜和肉食两种商品。

  许多人进去转一圈,吐着舌头就跑出来了,因为这里的菜价比菜市场贵5%—10%,购买者几乎都是老外。

  与新鲜便利相比,物价较贵似乎不是问题,继海淀自选商场之后,这种经营模式很快在全北京复制,其中最为知名也是规模最大的是京华自选商场。

  自选商场派员赴日本学习

  自选商场的创意源于一次试验性改革。上世纪80年代初,在原澳门商会会长何贤的建议下,北京决定对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进行试验性改革,效仿国外商场的先进经验,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自选商场。

  当时的北京市二商局接到这个任务后非常重视,对全市的商业零售网点进行筛选,改建自选商场。

  京华自选商场位于西城区,该区副食品公司筹办开业事宜。最终,京华自选商场选址圈定在三里河地区。主要是因为这里聚集了国家多个部委,居民层次较高、素质较好,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

  1984年4月,京华自选商场首任经理曹增森带领48名青年职工,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通过一系列努力,将原来破旧的三里河酒馆改建为一座三层小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

  根据新经营模式的要求,商场的设备和装饰分别在美国、日本、比利时等7个国家采购。从监控设备到封口机,从收银台到贴码器,全套都是进口的。其中,新的收银台收款方式是自选商场的关键部位。

  但这是一个陌生的工作,所有的人都没接触过。为了开业后能正常运转,在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下,商场派有关人员到日本进行了考察学习。

  与进口设备相匹配的是自选商场豪华的装修。一进门以后,全是收款台,然后有一个旋转楼梯,楼梯中间是个冰柜;上二楼的通道上有一个方方正正的水池,水池里有假山,水底还有7盏彩灯。曹增森说,当时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剧组还打听彩灯在哪儿买的。

  “大冬天的,在温暖如春的商场里,望着墙壁上的哗哗流水和脚边的人造五彩池塘里自由游动的金鱼,简直就傻了眼了。”一位当年的消费者这样回忆走进商场的第一印象。

  游客进商场“自拿”后不知付款

  1984年9月28日,京华自选商场正式开业。由于要接待中央机关前来参观考察。自选商场开业并没有大张旗鼓进行。导致《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都将自选商场的开业时间报道为9月30日。

  但在接下来的国庆节里,全北京市人都知道了“西城有个自选商场,里面的东西可以自己随便拿”。

  当时的消费者都还能清晰地记得计划经济年代的商场售货模式,“三尺柜台”将顾客与商品及售货员分隔为两个阵营,顾客只能隔着柜台观看商品,想仔细地摸摸看看、挑挑选选,那是奢望,除非你遇上劳模售货员。

  而走进现在的自选商场,开架销售的商品摆在货架上,顾客可以在商品区任意穿行,琳琅满目的商品近在咫尺,顾客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挑选,就像拿自己家里的东西一样,如果你改变主意可以把商品随时放回原地,不必看售货员的脸色,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有人干脆就戏称这里是“自拿商场”。

  曹增森的回忆也印证了这一点。当时有一个来北京的外地游客,偶然走进自选商场,发现大家都是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也没见有人前来收钱,以为北京已经发展到了“各取所需”的时代,就回到宾馆叫来同行的人,各自拿到满意的商品后,就大摇大摆地走出商场,最后当然在派出所里明白了自选并不能“白拿”。

  随着自选商场名气的增大,很多市民都来亲身体验一把以前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购物方式。京华自选商场所在的月坛南街,由昔日的宁静突然变得人来人往,不但周围的居民前来选购,其他各区县和外地的居民也慕名而至。

  3000多种商品引来顾客爆满

  其实,京华自选商场吸引市民的不但是全新的消费模式,还有丰富的商品。

  开业时《北京日报》曾这样报道:位于月坛南街三十号的京华自选商场今天中午开业,一楼经营肉类、禽类、海味、豆制品和蔬菜等,二楼经营烟、酒、糖果、日用杂品等,共三千多种商品。其中有部分进口的儿童商品和百货用品。

  曹增森对当年开业时顾客“爆满”的情形记忆犹新,“要是赶上周末,十台收款机后面全都排着长队,很多商品都不能保证全天供应。”

  “当时销售特别好,每天销售额十五六万块钱,但是当时咱们那个人民币票面没有50和100的,全是10块钱一张的,光点款就特别费劲,我们每次收完款以后,搁到一小屋里,大家一块儿去点钱。”原京华自选商场职工高女士向记者讲述商场曾经的辉煌。

  曹增森说,当时还有一些是紧俏商品,比如茅台酒、中华烟、排骨等,部分商品还采取搭配的方式销售,所以商场的盈利能力非常强,在差不多三年的时间就将400万元人民币、100万元港币投资全部收回来。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自选商场的人气达到了鼎盛,京华自选商场的购物袋也成了时髦物件儿,在公交车上经常可以看到手提着“京华自选商场”字样购物袋的乘客。根据估算,北京当时带标志的塑料袋中,有三成来自京华自选商场,由此可见当时自选商场的人流量之大。

上一页12下一页

所有跟帖: 

也有人说广州友谊商店自选超市是中国最早的,1981年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41 bytes) () 12/17/2020 postreply 16:37:53

对,这个超市离我家不远, -月城- 给 月城 发送悄悄话 月城 的博客首页 (198 bytes) () 12/17/2020 postreply 17:37:17

如果没有改开,我等还在供销社买散装酱油 -longmarch- 给 longmarch 发送悄悄话 longmarc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7/2020 postreply 19:13:47

我2014年去印度的时候,发现新德里仍然没有大型超市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7/2020 postreply 19:32:45

开超市必然要经过有人往内裤里偷藏东西的初级阶段 -立竿见影-1- 给 立竿见影-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7/2020 postreply 20:22:54

印度的经济政策非常保守,对外资进入有很多限制。传统商业把持在若干种性手里没有改革的欲望。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7/2020 postreply 22:15:41

好像小了点,”200平方米大小“这是超市吗?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8/2020 postreply 11:10:54

那个是雏形,京华还是比较大的,三层楼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8/2020 postreply 14:12:3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