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参军,立8个一等功,63岁看战争电影,大笑而亡
有句话说得好:“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人领!”,这句话虽然不是绝对,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想要在战斗中拿下一等功,有多危险,多艰难。
然而,今天要讲的这位战斗英雄,却是个例外,他30岁参军,却荣立8次一等功,他的传奇历程,就连抗日神剧的编剧,都想象不到,他的名字叫吕俊生。
吕俊生,河北邢台人,出生贫寒农家,13岁时,就像那个年代大部分孩子一样,为生活奔波,钉鞋、收羊皮、当长工、上山西、下河南,吃尽苦头。
虽然生活对吕俊生不公,但这并未磨灭吕俊生一颗爱国之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30岁的吕俊生二话不说,报名参加八路军,成为一二九师一名战士,开始革命历程。
吕俊生是农民,生活的苦难,早已把他的意志磨炼的十分坚韧,参军之后,吕俊生很快适应军旅生活,战斗时一马当先,生活中,又对战友十分照顾,在军中人员极好。
1938年7月,吕俊生参军的第二年,在山东夏津战斗中,吕俊生带头冲入敌群,展开白刃战,这一战,吕俊生一连刺死27名鬼子,而他本人仅3处受伤,名震东津纵队,这也是吕俊生第一次获得一等功。
同年12月,吕俊生去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培训,毕业后,任通讯连连长,在这一职位上,吕俊生多次冲锋陷阵,杀伤日伪军60多名,立大功2次,一等功2次,获得“常胜猛士”称号。
1940年百团大战在攻打阎家庄时,吕俊生带着自己的连队打死108人,全连仅一人轻伤,所在的连队,被评为“英雄连队”。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吕俊生多次参加战斗,屡立战功,共获得8个一等功,因为军功突出,还受到毛主席接见。
但可惜的是,因为多年征战,吕俊生的身体,也垮了下来,新中国成立没多久,吕俊生便告老还乡,回家务农。
回乡后的吕俊生与同为战士的方玉兰结为夫妇,二人生育3子4女,可谓儿孙满堂。
虽然在军中战功卓著,但回乡后的吕俊生,从不居功自傲,而且还把大部分退休工资主动退还部队,一家人过得十分简朴。
到1970年,吕俊生已是一位63岁的老人,当过兵的吕俊生,很喜欢看战斗电影。
1970年11月,吕俊生看电影看到精彩处,狂笑不已,结果引发心脏病离开人世。
吕俊生离世后,骨灰被葬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享受后人祭祀。
年轻时纵身沙场,杀敌无数,晚年开心到大笑而亡,不得不说,吕俊生这一生,过的实在经常精彩,实在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