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结了五次婚(结尾)

来源: 2020-11-28 22:55:2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们很少回国,回国也是先到我父母家两星期,再到她父母家两星期,假期就用光了。

 

xx年校庆时,我回了母校,这是我第一次回到这个城市,这里有我的两位前妻,和第一个工作的地方。

 

旧时的工厂都搬迁到很远的地方了,这里成了高楼林立的高尚住宅区,保留了一个旧车间,建成了工业博物馆,前面一个大广场,摆了几个大机器的遗体,还有一块墓碑,回顾了工厂悲惨的一生,见证了什么什么辉煌的历史之类的,也没细看。

 

我原来有个买断的房子,我父母出了钱,但是房子还是我前妻的名字,因为我那时已经被工厂除名了, 没法用我的名字买断,当时想卖了房子把钱给我父母,可是政策不明,不能上市,一拖就拖到现在。我联系了我的第二任前妻,就是那个大姐姐,她很高兴,说本来是等拆迁的,现在看来搬迁的费用太高,没开发商愿意接手,还是按市场价把钱给我父母吧。我自己偷偷问了前同事一下,我们这里原来是郊区,现在城市扩大了,都是很市区的地方了,那又旧又破的房子值一百一二十万了。结果我父母收到的钱,是两百万。我觉得这位前妻是位重情重义的人,想见见她,她说算了,不想让我看到她老去的样子,也只想保留我刚大学毕业时的样子在她自己的记忆中。

 

我听同事说,她本来和比自己小几岁的老总孩子,就是后来的集团公司老总结婚,一直很恩爱,她自己和前夫的女儿长大了,在大学暑假时和继父, 也就是她的老总丈夫, 好上了,也不知过程如何,怎样操作的,结果就是女儿嫁给了继父,成了老总夫人,常常以老总夫人的身份参加公司管理。

 

童年没有母爱的老总,年轻时喜欢大姐姐,年纪大了就喜欢大姐姐的女儿,有钱人的世界,用不着我们去操心,有钱人即使有心理创伤,至少疗伤的选项也比我们多得多。

 

我这位前妻,不知该怎样评价她,她外表温和,内心善良,不是反社会人格,但是不知是不懂这个社会的规则,还是对这些不屑一顾,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生活对她的回报也同样荒唐离奇。我没能力评价她,她似乎活在另外一个境界。

 

现在的大学搬到大学城了,宏大的校园,超过见过的许多世界名校,我想到可能见到我的第一位妻子,就内疚又期待,我一定要鼓足勇气,说声道歉,了却多年的心愿。

 

我见到她时,是在校庆大会上,她在台上,代表她自己的企业,向学校捐赠巨资的仪式上,现在的学校礼堂,灿烂辉煌,简直想和人民大会堂比美,不是我们那时候的简陋了。灯光打在她脸上,像圣母般光辉,连老院士校长都像是配角。我在台下,就是一个观众,还是比较靠后的位置。

 

我们没机会和这些杰出校友在一起活动,他们都是校领导陪同。过一天大家自由活动时,才和我们在一起,前妻先和男同学们草草打了个招呼,我躲在人背后,想把自己变成空气,她和同学寒暄,目光向我瞟过,我的心开始跳,屏住呼吸,  不知道那会是什么目光,一点点哀怨,委屈,愤怒,或者轻蔑,厌恶, 但是, 什么都没有,就是在看空气。     

 

看完空气,  她就和女同学们叽叽喳喳,婆婆妈妈去了。

 

我又失落,又欣慰,心中放下了一个结,她大概不需要我的道歉了。

 

我也见到了上海的女同学,她早就不满足于当党的自己人了,现在她就是党,这次同学聚会,她都是带着秘书来的。

 

我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到我的上海前妻,“海归了”,她说。   我很意外,一个那么想留在美国的上海小姑娘,也成功地留住在了美国,怎么会回来呢。“不回来还能怎么办?她老公先回来,二奶都找了,她再不回来,别人就成大奶了”

 

这也是我不能评价的事。

 

假如人生如戏,一个人选择了上半场的剧本,就得接受这个剧本给她写好的下半场,一个普通人,有什么能力 , 有什么选择,又有什么理由不按这个剧本表演她的下半场人生呢。

 

看看同学们的生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不像刚恢复高考那几届,他们往往能在政府当官,我们这代人,如果家里是大城市,有好父母,往往能安排好前途,像我这样,来自没背景的小城市家庭,本人资质平庸,能进外企,出国,有个还过得去的工作,也许就算是改变命运了。比较差的,分配到国企,那个城市又不太好,自己又没及时转型,工厂破产了,境况就不太好。

 

说起这些,想起以前在沈阳出差,赶上出租车换班,好不容易打到车,司机抱怨,我说不就晚几分钟吗? 他说,你不知道这北大的人多差劲儿,就想着接班,晚点儿就不行,哪像我们清华人这样好呢?

 

我很好奇,原来他是清华毕业,分配到一个万人国有大企业,现在企业放假了,工人一分钱都没有,科室的发点生活费,根本无法维持家用, 他就和一个北大毕业的合伙开出租,常常为接班的问题吵架。

 

我在国内,也得常看新闻联播,政治局开会,  常常看见那两个博士在主席台上,就想起清华北大关于接班的争执,不禁好笑,别人看我笑,说不定还以为我多么喜欢新闻联播呢.

 

我一直不知道我的福建新娘的情况,也不关心, 本来就是假结婚,又只见过两面,几乎没印象了。有一次和两个朋友到加拿大的一个网红餐厅吃饭,席间有红糟鸡丁,煎小咸鱼儿, 还有一盘油浸笋丝,大家都很喜欢,也使我想起了在福建做新郎的好时光,埋单的时候发现我们三个人都没点这几个菜,问了一下,侍者也奇怪,菜单上根本就没有这些菜,都是老板家里人喜欢的家乡小菜,上不得台面,  不对外的。他去问,回来说是餐厅送的小菜,也没在意.  

 

有一天偶尔google一下这个有名的餐馆,原来老板娘就是那位福建新娘,餐厅的介绍上,有他们的名字和照片,她已经有些发福,她的新老公看上去也是精明强干的人,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确有个老板娘模样的人,在吧台那里频频向我们望,但是和朋友们聊天得兴奋,也没回头看一眼,  很遗憾,但是真的见了面又说什么呢? 我当年称赞这三样小菜,  这么多年过去了, 她还记得.

 

                                                                   结尾的几句话

 

我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地生活,惶惶不可终日,  不知道病毒和明天谁会先敲门, 闷在家里编故事。

这些都是结合几个人的经历写的,真实的我只是占小部分,但是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时间顺序上也有些错乱,  一个普通人, 又不是韦爵爷,段公子, 有什么条件结婚那么多次,  做梦娶媳妇,都不该那么多.  因为都是瞎编,漏洞百出,大家有疑问,我没办法圆谎,只能装聋作哑, 不敢回帖, 一回帖不就露馅了。 希望大家谅解。

 

我们老夫老妻了,也没什么追求, 就想战胜病毒,看这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