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风靡中国的宝塔糖,为何突然消失?

 
《古朗月行》:“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铁皮青蛙,滚铁环,跳皮筋,树杈弹弓等等,相信不少60,70甚至是80,90后并不陌生,这些小东西都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回忆。那时候的我们缺乏物质和生活保障,但是并不缺少童年回忆。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宝贵的回忆已经消失了,只能在电视剧或者旧货市场才能再次看到他们的身影。现在孩子们的童年已经缺少了他们的出席,但是生活的富足和国家的进步也少不了他们的陪伴。

说到童年陪伴,还缺少了一样东西:宝塔糖,这个名字或许大多数人已经陌生了,但是说到宝塔形状,可以驱虫的糖,回忆就一下子涌了上来。这个宝塔糖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明明是驱虫药却当成糖果,将蛔虫从人体中驱除,"堪称时代功臣"。但是在时代的进程里面,也有许多的东西被淘汰,明明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宝塔糖,却突然间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简直是中国制药史上的一大悲剧。那么他是怎么消失的呢?

上世纪50年代,刚刚经历战火纷争的国土终于安定下来,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涌现了许多的问题。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其中包括物质匮乏,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流行疾病的传播肆虐等问题层出不穷,其中疾病肆虐是我国首要解决的大事。我国在疾病传播预防等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包括厕所改革、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等等,也获取了国际上的帮助,最终才得以控制住。

困扰国人的疾病最大的当属蛔虫病。蛔虫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蛔虫是一种寄生于人类和畜类肠道的害虫,汲取主人摄入的营养,而且难以治疗,可以说被蛔虫病缠上是一件悲惨的事。本来建国初期粮食匮乏,摄入的营养根本不足以供养自身的消耗,还要被寄生在自己身上的"拦路鬼"分一杯羹,这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儿童的发育不良,很多人都停留在一米五六的身高。可以说蛔虫病的肆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发展。

这时候就有人提出生产全民性的驱虫药,但是提案很快就被否决了,原因无二,首先经济条件就不允许,生产全民性的药需要一大笔钱,再加上研发费用,这对于一个新的国家无异于雪上加霜。想要彻底解决地全民的蛔虫病,首要解决的就是经济的发展,或者能找到一种实惠的方案。但是蛔虫病的肆虐可不等人,眼见着我国被笼罩上蛔虫病的阴影,国家紧急下令要研制出蛔虫病的解药。

建国初期,与我国站在社会主义同一条战线上的苏联这时听说了我国蛔虫病的肆虐,提出要派遣研究人员来华帮助我们研究驱虫药。蛔蒿就是随着他们进入我国的,后来的宝塔糖的主要驱虫成分就是从蛔蒿里提炼出来的。经过两国人员紧锣密鼓的研究,终于将蛔蒿提炼精纯,并将之加工出宝塔糖。但是蛔蒿并不是我国的本土植物,所以相对来说原材料价格昂贵根本不能实现量产,制作的宝塔糖也价格昂贵。

最终想出的解决办法是:引进蛔蒿种植和鼓励农民种植蛔蒿。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来华援助的研究人员,拿走了一切研究成果,断了引进蛔蒿的道路,但此时的中国由于政策原因,已经遍地生长着蛔蒿了,此时制造宝塔糖的原材料随处可见,所以宝塔糖的价格一降再降,直到随处可见,谁都能买得起,甚至一度成为风靡大街小巷的糖果。

许多的制药厂看到了遍地的蛔蒿背后的价值,开始大量生产宝塔糖,使得市面上宝塔糖的库存积压和价格飞跌,这使得遍地的宝塔糖销售成了一个问题,积压的宝塔糖越多,各大制药厂的库空就越大,渐渐的宝塔糖的生产搁置了,也不再有制药厂愿意积极的生产宝塔糖,积压在地里的原材料:蛔蒿也渐渐无人问津,而最终枯萎在地,种子也不适合储存在我国气候温和的地方,渐渐的蛔蒿就在我国销声匿迹了。

没有了蛔蒿,以蛔蒿为原料的宝塔糖也渐渐地退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幸运的是经过这一事件,蛔虫病在我国也得到很好的控制,宝塔糖完成他的使命之后便“隐退江湖”。现在有更好的驱虫药代替宝塔糖,但是蛔蒿这一种药材的流失却是我国制药史上的一大悲剧,我们本来可以好好保存他们,便于以后的研究,但它永远的消失在华夏大地上,未免不是中药史上的一大损失。

所有跟帖: 

我小时候, 吃过 -螺丝螺帽- 给 螺丝螺帽 发送悄悄话 螺丝螺帽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12:32:01

小时候可喜欢吃了,颜色 ,形状都好看,像奶油,童年的回忆。一直想怎么后来就看不见了呢,原来是这么回事。谢谢分享。 -MZY- 给 MZ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12:59:55

才知道,是个好东西。毛共功德无量。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13:02:13

好在,取之于天然植物。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13:03:01

60年代吃过的,立刻见效,拉出蛔虫。 -壁上观- 给 壁上观 发送悄悄话 壁上观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13:40:00

味道令人恶心,童年一大噩梦 -世事沧桑- 给 世事沧桑 发送悄悄话 世事沧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15:38:57

你肯定没有吃到假的? -想不开1- 给 想不开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20:46:09

那时就没有假货啊。虫是打死了,但真的不好吃。 -世事沧桑- 给 世事沧桑 发送悄悄话 世事沧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22:22:53

肯定是记错了 : ) -衡山老道- 给 衡山老道 发送悄悄话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7/2020 postreply 04:06:58

还有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叫做维磷补汁, 不管是头疼还是脑热, 卫生站都给两瓶。 -obama_北美101- 给 obama_北美1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17:33:12

这种糖对蛔虫的效果非常好,小时候就吃过很多,很可惜现在没有了。 -百家争鸣2012- 给 百家争鸣2012 发送悄悄话 百家争鸣20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22:18:12

宝塔糖可好吃了,但是那时我妈只准我每次吃两粒。 -活着的意义- 给 活着的意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22:49:23

我怎么没见过宝塔糖 -sweetptt- 给 sweetptt 发送悄悄话 sweetpt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6/2020 postreply 23:43:11

城里卫生条件好,不会有蛔虫。 -衡山老道- 给 衡山老道 发送悄悄话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7/2020 postreply 04:06:06

城里也有,也许不够普遍 -零不是数- 给 零不是数 发送悄悄话 零不是数 的博客首页 (175 bytes) () 11/17/2020 postreply 04:59:31

有中药味,有些孩子可能不喜欢那种味道。 -衡山老道- 给 衡山老道 发送悄悄话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7/2020 postreply 19:36:21

我妈就是在人民医院工作的,70年代的时候确实物质匮缺,但我还是清楚记得很怕这种药糖的味道,以至于后来见到这种形状的东西都想起这种 -邮政编码279- 给 邮政编码27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20 postreply 03:43:54

吃过这玩意。当年农村卫生条件差,孩子们大多有蛔虫,钩虫。 -衡山老道- 给 衡山老道 发送悄悄话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7/2020 postreply 04:03:06

也吃过,相信当中掺了西药驱虫的,不是中药。。。 -standardpoodle- 给 standardpoodl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20 postreply 09:38:57

"蛔蒿并不是我国的本土植物","中药史上的一大损失" -边走边瞧- 给 边走边瞧 发送悄悄话 边走边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7/2020 postreply 09:42: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