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在内蒙古,首次发掘40年前发现的 北魏皇帝祭天遗址

来源: yzout 2020-10-31 15:28: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371 bytes)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8日电(记者殷耀、勿日汗)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近日对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一遗址在呼和浩特市区北面的大青山蜈蚣坝顶上,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这处遗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发现,但一直未被发掘。自2019年开始,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目前已初步明确遗址形制和结构,并对其性质有了较为明确的定位。

考古人员在遗址中部发现一座皇帝祭天的圆形房屋遗址,房址内径约15.5米,外径约32.5米,东南部留有宽约1米的门道,房内出土少量祭祀用的陶罐。在圆形房屋外围有内外两道放羊、马等祭品的环壕,从中出土少量马和羊的肢骨等。圆形房屋外边还发现内外两个垓,即皇帝祭天时文武官员陪祭站立的平台。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说,虽然史书上与北魏皇家祭天相关的记载很多,但在此次发掘之前没有发现过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据了解,此处皇家祭祀遗址在形制上结合了中原王朝祭祀礼制和北方游牧民族祭祀传统,年代上早于西安隋唐圜丘和北京明清天坛,为研究我国古代皇家祭天发展史、北魏祀天礼仪制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证据。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之前,“行幸阴山,观云川”,即来到阴山祭天。张文平说,初步判断,孝文帝“观云川”就在这个地方。根据对出土文物的年代鉴定,初步推断这一遗址使用时间大体在公元430年至490年之间。

北魏(386年—534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黄河流域的封建王朝。

10月25日,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10月25日,考古人员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作业。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发掘现场

 

中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帝祭天遗址

2020-10-31 08: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