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追忆 - 学习国外

来源: 赌城看客 2020-10-17 14:54: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92 bytes)

  往事追忆 - 学习国外

  新中国刚刚成立,领导者没有发展经济、提升科技的经验。但知道一条:向各国学习,“傻子看邻居”吗。

  普罗大众了解国外信息首选应该是新华社编译的《参考消息》报,它除了翻译时事新闻外也有一些科技动态。有条件的可以看到16开本的大参考。“1971年就报道过刚刚发现2的19937次方减1是当时最大的素数(质数)”。想更多地学习(窥探)国外,还应通过原版书籍报刊。

  50年代开始中科院、国防各部、国家各部、各省都建了科技情报所。提到“情报”往往会联系到“间谍”。这里的“情报”只等同于“信息”。国家穷,外汇储备少,但每年国家科委都按计划列支购买原版图书、期刊和其它文献,如美国专利缩微胶卷(16毫米)、美国AD报告(Accession Document - 美国国防部的国防科技报告)、PB报告缩微平片(4x6英吋-105x148毫米)等。由这些情报所收藏、免费提供给大家阅览。那里是人们在门窗关闭的时候了解国外信息的一块宝地。

  那个年代,当你看原版期刊时会发现有缺页或被剪掉一块儿,看影印期刊也会有缺页或开天窗。实际上那是“反动、淫秽、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内容或广告等。其实“‘墙’早就有”。

  中国科技情报所编译出版的《国外科技动态》月刊在国内影响很大。一个读者在博客里留言:“我们在70年代伊始,读初中,老师会经常拿一本名叫《国外科技动态》的图文杂志在课上介绍世界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情况,正是在那时,我们知道:当时美国有两亿多人口,有汽车一亿多辆”。

  国防科工委情报所(总字749部队)、三机部情报所(文革中改叫京字104部队)、四机部情报所(京字183部队)等各部委情报所也从进口原版期刊文献中选取文章翻译成中文,内部发行到全国。“七十年代初《国外电子技术》(80年停刊前有3万订户)就介绍了码分多址通信技术,是高通的前辈技术”。大学里会有一个内部期刊阅览室专门摆放内部期刊。

  “那时,看了这些内部或原版书刊才知道中国的电话普及率只有百分之一多点,难怪分配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是一位数的国际电话区号(1和7),而中国的人口是瑞士的一百多倍却一样都是两位数(86和41)”。

  原版书刊是真的贵。设想一下,“一个(六类地区)助理工程师每月五十五元人民币的工资拿着一本一百美元的技术书籍是什么心情”。

  更多的读者需要国外的书刊,却没有外汇又买不起原版,怎么办?(据说)由科学院印刷厂(后来对外叫光华出版社)和科学院情报所印刷厂胶版影印国外书刊,并在各地外文书店的内居部销售。各大学、研究所、有外文藏书的图书馆差不多每月会收到一本32开本的影印图书征订目录,每年会收到一本16开本的影印期刊征订目录。

  “很多人都买过《英语900句》(合订本),也有人会听美国之音学英语,‘这里是何丽达主持播讲的 《英语900句》’”;“正是在国内看过这些期刊,所以到美国对图书馆里的期刊不陌生”;“偷书都不算偷,偷印算什么”;“没有买卖就没有偷窃”。

  “1987年进口图书10万种,文献资料50余万种,总进口量约100多万册,进口外国报刊约3万种,25万年份,总用汇五千多万美元。进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刊比例为7∶3,其中英文图书占第一位,其次是日文、俄文、德文、法文”。1987年中国外汇储备才29.23亿美元,包含地方管理的外汇。

  除进口科技书以外,也进口社科书报刊。有条件的读者能读到前几天的《真理报》、《朝日新闻》和《纽约时报》等。

  社科院丁东在他的博客中写道:“1979年,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有意和(浙江)美院(现在是中国美院)合办一次国外进口美术图书展览,展后书店将所选书刊以优惠价格卖给学院图书馆。他(指画家郑胜天先生)和殷光宇、司徒虹到北京夜以继日,选订书目。这批进口画册展后落户美院,填补了国门关闭三十年留下的巨大空白,风动四方,全国美术学子争相赶赴杭州阅览,成为一代新潮美术家启蒙性的视觉资源和精神出发点。”

  同时,原版书也不断充实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不是北京市属的图书馆而是国家图书馆,北京市属的图书馆是首都图书馆。)“那时候去北京,可以不去北海,一定要去北图”。按理说每个县旗区以上的政府都应建一个公共图书馆,规模可以不同。但1980年全国只有1,732个公共图书馆。还是因为穷。

  那时候,大都市新华书店、科技书店里会有个小屋不对外开放,专卖内部书籍,其中有114查不到的公安部群众出版社的刑侦小说和国防科委国防工业出版社的科技图书翻译本。这些图书的原文版可以在北图找到。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实施和国内收入水平的提高,1993年以后就不再无版权影印了,而由各出版社向国外购买版权影印,只在中国大陆境内发行不得出口。

所有跟帖: 

家慈有个老同学,担任科学院情报所领导多年,经常可以从他那里搞到国外科技展的票。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16:57:46

哇,真令人羡慕。北京、上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外科技展特别多,真幸福。 -赌城看客- 给 赌城看客 发送悄悄话 赌城看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17:25:40

这个科学院情报所和中国科技情报所是一回事吗?感觉不是。 -leileileilei- 给 leileileilei 发送悄悄话 (381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2:31:14

是一家,记得在和平里北口?现在不知道了 -赌城看客- 给 赌城看客 发送悄悄话 赌城看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2:52:53

对,北京 化工学院在和平街北口,现在叫北京化工大学。80年代搬到军事博物馆那边。 -leileileilei- 给 leileileile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3:09:56

80年代中期中国科技情报所还在化工学院里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8/2020 postreply 14:55:33

他们赖着不走, 应为没地方去。 -leileileilei- 给 leileileile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8/2020 postreply 15:55:45

是化工学院的地方呀。上网看了一下,现在搬到了公主坟了 -赌城看客- 给 赌城看客 发送悄悄话 赌城看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8/2020 postreply 16:57:15

1956年之前所有西方的科技消息都不公开报导,美国阿波罗登月国内也没有公开报导,老百姓无从知道除非偷听敌台 -清迈- 给 清迈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18:04:17

哈哈,对对,听外台也是我们普通人获取国外信息的一个方法。谢谢补充。 -赌城看客- 给 赌城看客 发送悄悄话 赌城看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18:34:32

70,80年代西方工业国经常举办在京的博览会,门票内部发。 -leileileilei- 给 leileileilei 发送悄悄话 (453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2:14:23

先索要名片,然后再说给不给资料和袋子,省的浪费。这个好。谢谢留言 -赌城看客- 给 赌城看客 发送悄悄话 赌城看客 的博客首页 (116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2:50:42

你是几坛的王宝强,真客气。人缘好啊! -leileileilei- 给 leileileile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3:03:58

哈哈,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赌城看客- 给 赌城看客 发送悄悄话 赌城看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3:12:43

哈哈哈,包书皮。。没少干那个。。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2:56:20

不过有些汽车图片的不舍得包书皮,回家贴墙上供着,那图那时候看是真漂亮! -leileileilei- 给 leileileile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3:05:48

铜版纸印出的图片质量是高 -赌城看客- 给 赌城看客 发送悄悄话 赌城看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3:15:42

中学有个同学,家里搞建筑的,有国外的行业期刊,里面插些广告可以看到国外人家里的生活环境。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266 bytes) () 10/17/2020 postreply 23:45:12

80年代我第一次在海军大院将军楼里见到四个眼儿的煤气灶台,感到很很震撼。 -leileileilei- 给 leileileile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8/2020 postreply 00:08:28

六十年代我家用的是两个眼。罐装的。北京即使是新建小区也一直没有普及管道煤气。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8/2020 postreply 06:52:17

资源不足,煤改气把周边地区害苦了。 -puyh- 给 puy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8/2020 postreply 07:50:15

听说几年前为环保煤改气时,由于资源不足,,苦了很多人 -赌城看客- 给 赌城看客 发送悄悄话 赌城看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8/2020 postreply 08:11:58

国内有日式和美式橱柜,深度 1个480毫米、1个600毫米。美国这里就一个标准,统一 -赌城看客- 给 赌城看客 发送悄悄话 赌城看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8/2020 postreply 08:19:00

谢谢 老生常谈12 再次鼓励。 -赌城看客- 给 赌城看客 发送悄悄话 赌城看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8/2020 postreply 15:26:3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