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被鲁迅痛骂,拒绝为日本人服务,最终为了拯救妇女被杀

来源: 2020-10-04 10:59:3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杨荫榆的名字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真实的历史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杨荫榆本人也是复杂且具有争议的。

杨荫榆是杨绛的亲姑姑,同时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和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而在取得这些荣誉之前,杨荫榆的父母把她嫁给了一个弱智,好在杨荫榆誓死抗婚,才在结婚第二天就逃离了婆家,从此终生没有再婚。在她23岁的时候,她考取了公费日本留学的机会,在34岁的时候又去了美国深造。在她回国之后,她就被任命为新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但此时杨荫榆的教育思路非常死板,只是在强行推行西方的教育方式,强制学生安心学习,不能有任何多余的思想。而此时的中国学生已经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已经不会再接受她这种压迫式的学习方式了。以一次杨荫榆照顾关系户学生的事件为契机,学生们都要求北洋政府撤换杨荫榆。

但是北洋政府不仅不尊重学生的请愿,反而把刘和珍等13人抓了起来,宣称要整顿学风。这时候鲁迅等知名人士就看不下去,写了很多篇杂文,把杨荫榆骂的狗血淋头。

随后五卅运动爆发,杨荫榆又带着军警镇压游行的学生,最后事情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北洋政府顶不住舆论压力,只能撤掉了杨荫榆。被撤职的杨荫榆就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得知杨荫榆曾在北洋政府供职之后,就想拉拢她为日本人服务。为此驻苏州日军最高长官还曾五次登门拜访,但每次都遭到了杨荫榆的拒绝。

当时日本人在苏州城里四处劫掠,看不下去的杨荫榆就跑到了日军的大本营,用她娴熟的日语痛斥日军,要求日军退出苏州。日本人说不过杨荫榆,就把抢来的东西又还了回去。

为了保护妇女,杨荫榆就不断扩建“二乐女子学术研究社”私立学校的校舍,让苏州的妇女成为她的学生,这样日军就没法对苏州妇女下手了。

杨荫榆的这些行为也让日本人对她恨之入骨,于是就在杨荫榆外出采购扩建校舍的物资的时候,一个日本宪兵突然对她开枪,然后将她扔进了河里。此时杨荫榆还没有死,挣扎着向河岸游去,残忍的日本兵又冲过来补了几枪,最终54岁的杨荫榆壮烈牺牲。

杨荫榆确实在她担任校长的时候犯过一些错误,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她所做的事,称她为抗日英雄也是非常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