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是美国仅有的侧重建筑艺术的大学,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因为这点很喜欢去这所大学学习建筑,梁思成就是这里的学生,这所大学的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又不肯放弃对建筑的热爱于是去了美术系选修建筑,学成回国后是中国首个女建筑学家 。
梁思成与林徽一生都在研究与保护建筑文物,梁思成在战争时期写了一份报告,报告上面标明哪里有需要保护的建筑文物,希望前方能注意一下,不要这些静止的艺术被炮火毁于一旦。然而让梁思成夫妇没想到的是,有的建筑文物没有毁于战火之中,反而毁在了城市规划。
战争结束之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北京出现了人口拥挤的情况,一户人家里有好几个孩子,一家人窝在一个小小的房间,显得让人住的地都不够宽敞。同时,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切百废待兴,急需发展经济,厚厚的北京城墙限制了发展。
北京城墙始建于元朝,明朝竣工,古代的人主要拿来抵御外敌。如果它放在现在,其宏大的规模与气势,巴黎和罗马任何一个城市都比不过,可当年,城墙该不该拆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当年关于它的去留,梁思成与林徽主张不拆。梁思成当时还与建筑专家陈占祥写出了长达2.5万字的“梁陈方案”。这份方案结合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他们在方案里提议老城区要全部保留,在北京西郊建立一些新的房屋,让城内的人搬到那里去住,来缓解住房压力和交通压力。
而郭沫若是主张拆的人,他认为北京城墙对古人来说可以抵御外敌,但现代武器都是飞机大炮。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土和砖做的城墙起不到抵御的作用,应该拆。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城墙是以前旧时代产物,应该破旧迎新,拆了城墙还不会再挡路,不会挡住车辆同行。梁思成就这一点反驳郭沫若,提出了解决交通的问题:施工者根据实地具体情况,多开几扇城门就可以解决,并且车流也需要调节,可利用城门将车流集中在几条主干道上。
梁思成郭沫若两种不同的声音相互碰撞,著名历史学者吴晗是站在郭沫若这一边的,林徽因当时49岁,患有严重的肺病,说起话来很辛苦,但她还是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后来被她全说中了,她说:”亏你还是个历史学家,你们将来会后悔的。“北京城墙最终决定还是拆,从1952起陆续被拆,外城墙没几年就都被拆掉,梁思成看到这一幕痛心疾首,看见这些城墙被拆掉,就好像他的肉被人挖掉。
在地球的另一端,西班牙的卢戈城墙在2000年被联合国评为文化遗产,如果北京城墙没有被拆,而是在梁思成的建议下保留起来,说不定北京城墙也能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只是时间不能倒流,北京城墙也不会重新变成原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