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诸位為愚作-《读台海最后一次空战有感》捧场,发表意见,许多都很珍贵,令我受益匪浅!

多谢诸位為愚作-《读台海最后一次空战有感》捧场,发表意见,许多都很珍贵,令我受益匪浅!

当然也有几位朋友责怪我:(1)没能站在共军的立场;(2)没能站在国军的立场。关于这一点,我非常抱歉没能做到,因为我是一个“历史研究员”(註:称不上“历史学家”),考据与实证是我认知的途径;另外,我终生是一个“科学、工程从业员”(註:称不上“科学家”),数据、精确是我做事的准则。譬如本文中提到:三國时,曹操赤壁慘敗後曾致函孫權(註:当时周瑜已去世),吪言:「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獲此虛名!“我为了这件事,去年特地从武汉沿长江,到了湖北蒲圻赤壁古战场,终于搞清楚:曹操没讲实话!

关於国共在台海的空战史迹,双方都发表了许多报道,但差距很大,很难做全盘的考证。在此仅节录一些报道及听闻以供读者参考,诸位自己做判断好了:

  1. 中共空军政委、空军司令员吴法宪著《吴法宪回忆录》:“金门炮战的序幕,- - -持续了半个多月,这次空战,国民党空军损失了五十多架飞机,我们则损失了二十多架。“
  2.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金门炮战总指挥叶飞著《叶飞回忆录》:金门炮战中,击落国民党飞机五十多架,我方损失二十多架。
  3. 根据我的记忆,国军宣布:“击落共机三十余架;我方损失几架。”

另外关於读者来函中提到:“首次使用飞彈一次擊落米格十架的戰役。”

  1. 1958年9月24台海空战,根据刘軍玉《1958台湾海峡上空的绞杀战》炎黄春秋报道:“1958年9月24日,中共空军击落国民党两架F-86战斗机。但共军一架米格-15被国民党空军使用AIM-9B“响尾蛇”导弹击落。这是世界空战史上首次以导弹击落飞机的战例。
  2. 19581010日台海空战,根据当年我在台湾听到的报道:当天下午,台北民众在介寿路总统府前集会,蒋介石总统亲临训话,道:“今日早上,我英勇空军健儿与”匪机“在台海上空遭遇,击落”匪机“五架。“顿时引起全民欢呼!接着他又说:”我军张迺軍烈士為解救友机,奋不顾身,不幸与“匪机“互撞,壮烈成仁!“
  3. 根据刘軍玉《1958台湾海峡上空的绞杀战》炎黄春秋报道的有关19581010日台海空战:“这次空战,国民党空军损失3架战机,我军飞行员杜凤端表现十分出色,- - -对准敌机连发数炮,将其击中,该机王牌飞行员张乃军跳伞后被俘。但其後杜凤瑞飞机中弹,血洒长空。“
  4. 关於19581010日空战的事,在台湾讨论的很多,杨敬宗生前也多次与我谈论此事。据说当天国民党出动10F-86军刀机,同时是首次携带响尾蛇飞弹。当在雷达上发现很远有约30多架米格机群,不知应否接触,还是廽避。结果立即请示位于台北公馆的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部长官因当日机上携带响尾蛇飞弹,不敢做主,再立即请示美国顾问。美国顾问答道:“Let’s try it!”(试试吧!)。就开打了。张迺軍是被友机发的响尾蛇击中的。他命大,被弹出机舱,跳伞被俘。还被彭德怀接见,对他说:“你击落我们两架飞机,但我们宽大为怀!”后来把他用小船送去金门,回到台湾。

最后再谈谈1967113日的空战,也就是杨敬宗离世的事件。

  1. 杨浪《揭秘台湾海峡上空发生的最后一次国共空战》(2009年12月01日凤凰资讯 )叙述了国、共双方的报道。他特别提到:国民党空军记录中,战后萧亚民要求各机“checkin”(报到),当时位于澎湖的战管都曾听到杨敬宗的报数回答“three”。所以,他不是在空战中被击落,而是在返航中坠落的。“如果依照共军的版本,这就没法解释。其实在事发后两天,我与杨的岳母谈话中,她告诉我杨於回航中还在通话中一再督促石贝波不要飞得偏离队形。
  2. 40年了,相逢一笑泯恩仇,同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真的不希望他们再在空中交手”這种态度十分正确。
  3. 关於杨浪文中提到的“杨敬宗遗孀曾大”一事,台湾有些报章也曾言及,但都没能抓住要点。事发两天后,我在他家与他岳母也谈到这件事。因为事过两天,空军总部还没有明确安排“抚恤事项”,杨的家人非常气愤,还有的要准备召开记者会伸冤。但又過一两天就都办好,没事了。问题在哪里?就因为杨景宗是“失踪”,比较敏感,因为失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牺牲了,还有可能是“跑过去了”。譬如十多年后,鼎鼎大名的林毅夫就是在金门马山失踪,还成了一阵“烈士”的。杨敬宗“失踪”时,蒋经国任国防部长,加强军风纪、政治工作,弄得人心惶惶。他又把他的嫡系,搞政工出生的梁孝煌派到空军担任政战主任,与总司令徐焕生平起平坐。以至在处理杨的“失踪”案件中过于谨慎,要等几天,看看“对面有没有消息‘?怕万一先办理、呈报了,结果出了意外,是”跑到对面去了“,徐焕生就没法交代了。但等了几天后,就如我文章中所说的,”对方“没有一点消息,也就放心了,抚恤处理得很好了。

关于我的老友参加空军而牺牲的非常多,但都是在训练、例行巡航,或任务完成返航中殉职的。我没有一个朋友被击落,也没有一个朋友成为英雄。当年除了八二三炮战期间很短一段时间,大部分时候双方都避免接触、战斗。我在金门高炮部队,每天從早到晚,雷达上都显示共军飞机远远在练习飞行,我們也一直戒备,但他们从来不过来,我们也从来不想、不需打他们。可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大家心里是一致的!

还可写的就太多,写不完的。好吧,就写到这,我还是那句老话:

楊先生殉職已五十三年了,半世紀前國、共的廝殺、仇恨早已消去。今日我們不應再去謳歌「誰殺了誰」;而應拋棄這些歷史的包袱,互助共榮,為大陸和臺灣的未來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並告慰於楊敬宗及許許多多在台海安息的國、共英靈!

再次感谢诸位的进言!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