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国民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组织、协调、补给等等,蒋介石喜欢“幻想於豪宅之中,覆灭於千里之外”

来源: 2020-09-05 12:13:1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孟良崮战役,国民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组织、协调、补给等等。国民党内派系繁杂,指挥零乱。特别是蒋介石喜欢“幻想於豪宅之中,覆灭於千里之外”。孟良崮战役中,最初张灵甫一个旅前进突出,发现共军向他74师而来,其属下向张建议把前进的一个旅撤回。张明知此为上策,但告诉部下:“上面不会同意!”只得坐以待毙。同样的情形发生在三个月前的莱芜战役,王耀武教李仙洲向济南方向撤,李已撤退了。但陈诚不愿意,上报蒋介石哪里,下令立即回头,准备全歼共军。李仙洲无奈,只好回头向南,不几天就被共军“包饺子”了。其后辽沈会战中,蒋介石不顾卫立煌再三劝告,下令沈阳国军倾巢而出,结果弄得全盘崩溃。在历史上,唐明皇强令哥舒翰出函谷关进击安禄山、明崇祯勒令洪承畴松山出战,都是昏君不務实况,弄得丢失京都、亡国的闹剧。

下面我节录网站中一些有关孟良崮战役的报道,以供读者参考:

孟良崮战役中,当张灵甫整编74师得知担任两侧掩护任务的黄百韬25师和李天霞83师已经被粟裕指挥的华野隔断后,74师已经成了一支孤军。而蒋介石听到张灵甫74师被围的消息后欢喜交加,“喜”的是围歼“御林军”并非易事,“欢”的是可以王牌军牵制住华野主力以创造与之决战的良辰,便命令张灵甫固守待援,同时命令陈诚与“小诸葛”白崇禧两大将亲临临沂督战指挥,这一窒息的操作也葬送了张灵甫。最无能的人往往声音最大,“小委员长”陈诚拼命给张灵甫打气,说到“委员长对此役抱有极大的希望,已经下达死令命外线部队同你相呼应,你要密切配合,来个中心开花、内外夹击”;而第一兵团司令“中原王”汤恩伯也为张灵甫打气:“贵师为全区之枢纽,只要贵师站稳脚跟,方可收极大之战果”,殊不知张灵甫已经被粟裕五个纵队及一个特种纵队团团围住,已经陷入了绝境,张灵甫此时心里的滋味已不是你陈诚和汤恩伯所能体验的。

而将张灵甫整编74师推向“深渊”绝境的正是第一兵团司令“中原王”汤恩伯。面对敌人的重兵压境,粟裕指挥的华野在鲁南和沂蒙山区运动,试图迷惑与调动敌人,以致敌人露出破绽,创造歼敌战机。果然不出所料,粟裕的不规则运动迷惑了蒋介石,认为华野无力决战便下令由“稳扎稳打”变成“稳扎猛打”。当张灵甫整编74师孤军深入孟良崮对华野第九纵队发起进攻后,粟裕决定以五个纵队和一个特种纵队担任主攻,以四个纵队担任阻援,以地方武装骚扰与破坏敌后援军交通线。战斗打响后,粟裕快速切断了张灵甫74师与黄百韬25师及李天霞83师间的联系,开始对已经形成孤军之势的张灵甫不给任何喘息之机发起了总攻,张灵甫顿时慌了神便拼命的突围和向蒋介石呼救。眼看“御林军”就要葬身于孟良崮时,蒋介石急得六神无主,同时下了死命令“全力增援,若有贻误战机者,严惩不贷”。

而国民党内部形成的派系林立、勾心斗角及保存实力的风气已经根深蒂固,无药可治,没有一个肯为张灵甫真心的卖力,近在眼前的李天霞83师就是因在竞选整编74师长位置上与张灵甫结怨,只作了象征性的增援,除了远在百里之外的老乡胡琏拼命的往孟良崮赶,不过一切都是徒劳了,张灵甫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华野阻援部队挡住了援军的多次进攻,为全歼整编74师赢得了时间。

孟良崮战役后,蒋介石痛心疾首而怒火攻心,将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因玩忽职守、救援不力送上了军事法庭,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也差点被枪毙,而把张灵甫推向“火坑”的第一兵团司令也被撤了职。而张灵甫葬送孟良崮,与蒋介石“窒息”的操作密不可分,他就没有好好检讨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