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68:三十四、西溪探幽(上)

来源: 龙剑 2020-06-02 07:35: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664 bytes)

                                                                  西溪探幽(上)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杭州近年新开辟的西湖西北一个旅游景点,距西湖不到五公里,是一个次生态湿地。正门南门就在天目山路上,交通方便,有公共汽车可到达。它本是国家从农民手里购买的集体土地,前几年已经建成的是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三点四六平方公里,按规划最终建成的西溪湿地公园面积将有十点零八平方公里。

    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一“溪潭涧浦”一节云“自武林山之西,名曰西溪。顷者有郭祥正诗题咏曰:‘西溪在湖外,一派濯残阳。游子托渔艇,却愁归路长。’”

前面说过郭祥正是差不多和苏轼同时的北宋后期诗人,那时松木场一带是叫做“下湖”的水面。从字面看,吴自牧说的“西溪”还不是现在的西溪湿地,而是是沿山而流的一条溪河,所以才有“一派濯残阳”。《万历钱塘县志》载:“粟山西为横山,有黄山大岭,范村通西溪道也。” 钟毓龙先生《说杭州》一书说:“黄山大岭系钱塘江与西溪的分水岭,岭东岭西皆称黄山,俗作横山。”大岭在留下南约七里的绕城公路边上,西溪的水就来自这一带的山岭。

    “西溪在湖外”,西溪之外有个湖。这湖在哪里?《说杭州》里有如下一段话:“南漳湖在西溪东北,俗呼涡水,亦名河水,今则地曰河渚,周围二十余里,皆昔时南漳湖之遗址也。当东汉以前,天目万山之水潴汇于此。其水之来,有徐有疾,故其流入漳水之一清一浊相开然。南漳之名,或由于此。自东汉灵帝熹平元年(172),余杭令陈浑开上下两湖,以蓄淫潦,捍之以横塘,泄之以斗门,水之来也势焕而力分,南漳湖之受水亦益少。水渐杀而土渐见,伏而为滩,突而为洲,民乃得依之而居,河渚由是名焉。然皆星分棋布,广袤未有及里之半者。今每一地,则两水夹之,数荡环之,湖之遗迹于此可证。”

    这是上世纪中叶以前钟毓龙先生见到的情况,再往前一千年,五代吴越时,今天的“西溪湿地”和“古荡”、西湖的“下湖”相通,水域面积很大。据《吴越备史》,唐末五代时,钱镠及亲属往故乡临安,总是翻龙井越山岭过去的,一路很辛苦。所以钱镠夫人每年春天从临安探亲回来,才会像苏轼在《陌上花》诗的引子里说: “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但是今天如果经留下到临安,路上有很长一段是一马平川,钱镠他们当时却不走这条路,只能是因为那时这一带大部分地方还是湖水一片,陆地皆星分棋布,广袤未有及里之半者。旱路要绕来绕去,很不好走,或者根本就走不通,水路也没有可通达临安的航道。   

    宋代开始,这片面积很大的水域面积很大逐渐缩小,原来几乎连成一片的南漳湖、古荡和下湖之间慢慢长出多块陆地,其中留下一带那块陆地在南宋初年已经相当大,居民不少。据《梦粱录》,宋时“留下”有个集市,叫做“西溪集”,颇具规模。南宋人著作中的“西溪”并不是指今天的西溪湿地,仅仅是指灵隐山西北麓一条沿山的溪流。甚至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杭州游览地图上还曾经把西溪称为“沿山河”。在现今西溪湿地东边的那个古湖,从宋代开始,渐渐演变成如今“西溪湿地”那样的地貌:河港交叉,芦苇丛生,像迷宫一样。翻开几十年前的杭州地图,还可以看到古荡及以西,都是密密麻麻的池塘河港。

    为什麽说南宋初年留下一带出现相当大的一块陆地呢?在宋高宗绍兴初年决定在临安建都的时候,自然会讨论京师的皇城建在哪里?因为吴越国的宫城不大,而临安城区又在其北面,有悖于传统的京城布局,因此曾有过皇城要另外选址新建的建议。传说宋高宗赵构到过现在的留下(那时还没有这个地名),见那里风景可人,有点动心。后来君臣们经过反复讨论,权衡利弊。发现当时留下这个地方地势低洼,皇城的地基应该高于周围地区,在那里建皇城,光是垫高基础就要不少花费。南宋政权刚刚稳定下来,财力拮据,不堪负担。赵构在最后作结论的时候,说了句那块地方“且留下”,皇城还是以吴越国宫城改建,于是就有了“留下”这个地名,直到现在。

    留下西溪到明清,渐成名胜。似乎是从万历年间起,开始引起了许多文人的注意。万历年间所修《钱塘县志》对西溪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西溪络以小河,夹岸皆茶、竹、梅、栗。二月梅始花,香雪霏霏,四面来袭人。居民百数家,隐隐深林,但见炊烟出林杪耳。”很明显,县志里讲的西溪不再是指南宋著作中的一条溪流,而是和现在一样指西溪湿地。

    明末张岱的《西湖梦寻》是这样描述西溪的:“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余友江道闇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于是作《秋雪庵诗》云:“古宕西溪天下闻,辋川诗是记游文。庵前老荻飞秋雪,林外奇峰耸夏云。怪石棱层皆露骨,古梅结屈止留筋。溪山步步堪盘礴,植杖听泉到夕曛。”

    清代雍正《西湖志》卷四:“自古荡而西,并称西溪,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涂重重隔断……。其地宜稻、宜蔬、宜竹,其水宜鱼,而独盛于梅花,盖居民以梅为业,种梅处不事杂植,且勤加修护,本极大而有致,又多临水,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人,弥漫如雪,更有湘英、绿萼,花种不一,以永兴寺前二株为最。”

    这时候人们概念中的西溪已经和宋代大不相同,多是指城郊老和山以北,由古荡向西至留下约九公里的水网湿地,并且明确将古荡以西沿山的溪河与余杭塘河之间的所有河港,统称为“西溪”。

    我们从万历《钱塘县志》的记述可以看出,西溪所以成为胜景,一是因为南有群山,山景甚美,翻过群山就是西湖;二是因为溪河回环幽深,非常奇特;三是因为那数百家居民,使其中生气勃勃,外人以为美景的茶、竹、梅、栗等,都是当地居民的生计。那里的梅花和孤山的绝不一样,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产梅子,所以那里的梅花另有特色。可能是环境的关系,西溪的梅树形象居然天然地具有观赏性,据《西湖梦寻》,西溪多古梅,形态屈曲,“大似黄山松。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好事者一多,也就给当地居民多了一条生财之道,于是西溪梅花盆景到清代就很有名。晚清杭州人龚自珍借题发挥,写了篇《病梅馆记》,却从另一角度写出了西溪梅花盆景当时曾经很有市场。

    西溪湿地早在汉晋时期开始有人类活动,经过漫长岁月,到明清时期成为杭城一些文化名人乡居隐匿处所而达到全盛,民国以后逐渐衰落。西溪在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和多鱼塘为主体的较为独特的人工湿地生态学特征,从原始的原生态湿地演变为次生态湿地。民国以来西溪湿地的退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人为因素加快了湿地成陆化速度,面积由五十年代初的六十余平方公里大幅缩小,规划最终建成的湿地大小,已是城市扩大后允许达到的最大范围;其次,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因为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第三,湿地自明、清以来沉积的文化遗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湮灭。明、清建筑、匾额、碑刻不断流失;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西溪湿地独具的“冷、野、淡、雅”的氛围日益消逝。

    所以,开辟西溪湿地公园不仅是为了开辟旅游资源,也是为了拯救和保护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及其历史文化。此项工作十分迫切。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保护,成本增加将超过亿元。保护西溪湿地作为“杭州之肾”,还将对杭城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改善和调节作用,也将极大地有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西溪湿地动工之前,先作了详尽的调查研究,拟订了多项规划设计方案,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从一开始就遵循科学、求实、创新的理念。

所有跟帖: 

你是在说九溪十八澗吗?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2/2020 postreply 09:13:14

不是,九溪十八涧在西湖西南直到六和塔,西溪湿地在西湖西面通往留下的方向。 -龙剑- 给 龙剑 发送悄悄话 龙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2/2020 postreply 09:35:22

那我没去过,九溪十八涧好像是在那段想起來了,好像有點印象了。謝謝。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2/2020 postreply 10:13:52

再继续往西就到临安了 -龙剑- 给 龙剑 发送悄悄话 龙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2/2020 postreply 09:45:11

杭州寸寸是古跡,浙江處處有風景。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2/2020 postreply 10:16:26

1969年曾经在现今的西溪公园处捉田鸡钓黄鳝 -清迈- 给 清迈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2/2020 postreply 22:35: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