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原因:运动战在第五次反围剿没被采用

为了求得决战的胜利,在决战方面,集中优势兵力是绝对必要的。在目前敌我力量对比
上,敌人的兵力是绝对占优势,他们常常拿多于我们数倍至数十倍的兵力向我们进攻。
然而这对于我们不是可怕的。由于敌人是处于外线,战略上采取包围与分进合击的方针
,这就造成了我{门各个击破敌人的机会,使我们在战略的内线作战下,能够收到战线
的外线作战(局部的外线)的利益,即是以我军的一部钳制敌人一路或数路而集中最大
力量包围敌人一路而消灭之,用这种办法去各个击破敌人,粉碎敌人的“围剿”。在战
略的内线作战情况下,只有集中优势兵力寻求战线的外线作战取得胜利,才能使红军经
常握住主动权,敌人则迫使他陷入被动地位,而最后打破他的整个计划。

但是过去单纯防御路线的领导者,为了防御各方面敌人的前进,差不多经常分散(主要
是一三军团的分散)兵力。这种分散兵力的结果,就使我们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就使我
们的兵力处处薄弱,而便于敌人对我们各个击破。五次战争中,许多次的战役(如三河
口战役,团村战役,建宁役战,温防战役等等)都由于我们主力不集中而未能得到伟大
的胜利。单纯防御路线的领导者给红军的中心任务,是阻止敌人的前进与企图以“短促
突击”消灭部分的敌人,而不是争取主动权,不是争取决战的胜利。其结果就是红军消
灭敌人的数量数少,而苏区也终于受敌人的蹂躏。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