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兴:彭德怀如何打赢第二次战役

来源: 峻声 2020-05-10 08:00: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381 bytes)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志愿军虽然取得胜利,但是因为是遭遇战,并没能消灭太多美军和韩军的有生力量。特别是美军,除了骑兵第1师有一个团在云山战斗受到重创,其他部队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表面上看志愿军取得了胜利,美军正在败退,战场态势对志愿军有利,其实并不有利。主要在这么几点:

一、第一次战役美军、韩军虽败,但整体实力仍然远远超过志愿军。当时志愿军入朝兵力为6个军,23万余人,人民军新败之余还在进行整编。美军仅陆军已有17万,加上韩国、英国、法国、土耳其等国军队10万余人,地面兵力超过志愿军。更不要说美军的空中、火力、机动和后勤的绝对优势了。

二、志愿军入朝作战已经暴露,再也不能像第一次战役时那样获得突然性。

三、第一次战役志愿军进攻锐势已到枯竭,从战术学上讲,此时正是美军反击的大好时机,如果美军大举进攻,会对志愿军产生极大威胁。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关键在于因势利导,把不利转变为有利。

如何把不利转变为有利,上述三个不利因素反而可以拿来做文章。

所以第一次战役最后阶段,当三十八军夺取飞虎山,已严重威胁交通要道、战略要点军隅里的情况下,彭德怀命令三十八军停止进攻。这是彭老总非常聪明和非常关键的一步棋,这一手棋让正在败退美军和韩军产生了幻觉,以为他们阻止了志愿军的攻势,在飞虎山打败了志愿军。70年过去了,美军战史和韩军战史还是这么写。这一所谓“胜利”让麦克阿瑟产生了误判:志愿军在局面有利的情况下停止了进攻,那说明志愿军兵力并不足,其战斗意图只是保卫边境安全。

这一仗,彭德怀下了三步棋,70年过去了,美军还是没搞懂

 

所以,在这一判断基础上,麦克阿瑟命令将二线的美军调往一线,加强一线的兵力兵器,改变了之前的部署,以美军为主力准备再次向北进攻。为了保证优势,麦克阿瑟下令大规模轰炸鸭绿江上桥梁,阻绝志愿军入朝通道,让已在战场的志愿军失去后援。

但是此时麦克阿瑟只是进行准备,实际还没发起进攻,而且麦克阿瑟这次是用美军为进攻主力,情况和第一次战役完全不一样。

为了创造有利的战场态势,彭德怀又走了第二步棋,他命令三十八军主动放弃飞虎山等阵地,这下进一步加深了麦克阿瑟的印象,使得他对之前的判断更加确信,志愿军实力不足,并不是真想和美军交手。

而实际上,彭德怀此时采取的手段就是后发制人,用的是中国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示形动敌。彭德怀故意向麦克阿瑟示弱,以此引诱麦克阿瑟北上进攻。这就是孙子说的“予之,敌必取之”。为什么敌必取?因为给敌人看到了形势对他们有利。

但是光让美军主动进攻是没有用的。美军实力那么强,志愿军拿什么去顶住他们攻势?

这一仗,彭德怀下了三步棋,70年过去了,美军还是没搞懂

 

其实,彭德怀根本就没想要进行防御,他要进攻,只是让美军先攻,等美军露出破绽了,志愿军再反击。

那么这样的话就还有一个问题,美军没有露出破绽怎么办?军事天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同样的:没有破绽,那就创造出有利的战场态势让美军露出破绽。

因此彭德怀第三步棋着眼点必须在此。彭德怀的办法很简单:继续撤退,且战且退,诱敌深入。肯定会有网络键盘侠会说:不就是诱敌深入嘛,有什么稀奇的。网络上为什么有键盘侠,就是因为有些人什么都不懂,却喜欢装懂。诱敌深入就一定能打胜仗?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何况敌前撤退是战争中最危险,最具技术含量的事。

那么为什么彭德怀命令志愿军继续撤退,且战且退呢?这就得知道彭德怀是怎么分析敌情的。

麦克阿瑟的这次进攻,美军第八集团军从西到东分别为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韩军第1师团、美军第25师、美军第2师、韩军第二军团(第6、7、8师团);战役预备队是美军骑兵第1师、空降187团,土耳其旅,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美军第2师,最弱的是韩军第二军团。

当美韩军从安州、军隅里一线开始进攻时,其正面大约120公里。

志愿军在彭德怀的命令下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第一次战役开始的地方,这时美韩军向北进攻了大约25公里,其正面大约为200公里。

这一仗,彭德怀下了三步棋,70年过去了,美军还是没搞懂

 

这样说,大家就明白了,美军第八集团军越向北进攻,其阵型就越呈扇形展开,正面越来越宽。正面越宽,兵力就越分散。这是一个重点,但还不是关键。美军第八集团军向北进攻25公里后,正面扩大了80公里;当其正面为120公里时,其预备队是一个师又一个旅又一个团战斗队,可正面扩大为200公里时,预备队还是这么多,而纵深却多增加了25公里。这么大的面积,仅仅这么点预备队,是管不过来的。这就叫后方空虚。

这就是彭德怀要考虑的问题,让美军前进多少公里,能够让其兵力分散,志愿军可以进行穿插作战;同时又得考虑让美军前进多少公里,才能让其后方空虚,这样穿插部队攻进去才能够发挥作用。这是需要相当深厚的军事功底的。网上很多人都说彭德怀只是猛将,其实只不过是这些人不懂军事。

考虑到志愿军的兵力和火力均不及对手,彭德怀还有三个针对性部署。

在美军第24师和英军第27旅当面,彭德怀放的是志愿军最弱的五十军;在韩军最强,但战斗力比起美军还有差距的韩军第1师团当面,彭德怀放的是志愿军中次弱的六十六军;在美军第25师和最强的第2师当面,彭德怀放了志愿军最强的三个军之二,三十九军和四十军。而志愿军最强的两个军之一三十八军(另一个是三十九军),当面进攻之敌是韩军第7师团;而志愿军较弱的四十二军,彭德怀让他们去对付最弱的韩军第6、8师团。

这一仗,彭德怀下了三步棋,70年过去了,美军还是没搞懂

 

看了这个排兵布阵,中国人马上会说出一句话:田忌赛马。左路美军第24师虽然不是美军中很强的部队,但他们有英军第27旅辅助,彭德怀让最弱的五十军去牵制他们。韩军第1师团实力不上不下,让六十六军去打,旗鼓相当。中路美军第2师和第25师最强,必须让志愿军最强部队去顶住。右路韩军第二军团最弱,让负责第一层穿插迂回的三十八军集中兵力打一个师团,负责第二层穿插迂回的较弱的四十二军打两个师团。这样部署,志愿军最强的三十八军直接打美军第八集团军最弱的部队,而且还是一个师团,就能够保证打开战役突破口。只有打开战役突破口,才能进行穿插,对敌分割包围。而双层穿插迂回,这是彭德怀第二个针对性部署,后文再详细讲。

但是彭德怀面临和美军一样的问题,正面很宽,兵力不够用。彭德怀有他的解决办法,不按照教科书打,没有战役预备队,全部兵力都投向一线。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志愿军兵力火力均弱,必须集中力量;二是美军是离心运动,他们的扇形是向外扩散的,越往北扇形越大;而志愿军是向心运动,越往南打扇形越小,特别是美军第八集团军预备队不足,后方地域极度空虚。这种情况下,彭德怀不要战役预备队,全部力量用在一线,越往南打,美军越空虚,而志愿军的攻击强度就越大,这个仗取胜的把握就非常大。当时的苏联顾问看不懂,质问彭德怀为什么不按教科书那样组织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还给斯大林发电报告状,说彭德怀不会打仗,不按教科书来,结果被斯大林一顿训斥。

这才叫后退诱敌,引诱敌军进入对我有利位置,而所谓“有利”,不是想当然,是依靠对敌情的分析,进行精准地计算。

当时的美国人不懂这一套,他们只知道进攻就是掌握主动权,撤退就是失去主动权。却不知道,彭德怀引诱他们进攻,要的就是美军的后方空虚。彭德怀不是要防御,他要进攻,可美军这么强,志愿军拿什么攻?让他们露出屁股,打屁股。

这一仗,彭德怀下了三步棋,70年过去了,美军还是没搞懂

 

战役的进程和彭德怀设想的一模一样。五十军和六十六军面对的敌军很强,战果一般,但没关系,彭德怀就是让他们牵制敌军。需要正面硬抗的三十九军和美军第25师打了个旗鼓相当,稍占点便宜;四十军对美军王牌第2师展开凶猛攻击,完全压制了他们的攻击锐势,为什么这么猛?要配合进行穿插的三十八军。而三十八军则摧枯拉朽,轻轻松松打垮了韩军第7师团。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被迫用土耳其旅顶上去,又被三十八军轻易打穿。这时沃克手上只有骑兵第1师和空降187团了,空降187团还得看守平壤,能用的只有骑兵第1师。如果把骑兵第1师再顶上去,那是能够阻止三十八军进攻的。这个时候,彭德怀的第二个针对性部署,双层穿插迂回发挥了作用。四十二军虽然较弱,但两个韩军师团绝不是他们对手。面对直接威胁后方的志愿军四十二军,沃克只能让骑兵第1师去填补空白。这样一来就没有部队去阻止三十八军了。沃克虽然命令英军第27旅紧急回援,但来不及了。三十八军打垮土耳其旅后,在没有阻拦的情况下穿插至三所里,切断了美军王牌第2师的后路。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美军第2师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三十八军能够完成这一壮举,原因全部在于彭德怀的战场谋势:先让美军第八集团军兵力分散,然后用最强的三十八军打最弱敌军。当打开战役突破口时,美军第八集团军有两支预备队,一支很强一支较弱。所以彭德怀打开两个战役突破口,其中一个方向美军第八集团军的预备队肯定不是志愿军的对手,美军只能堵住一个。但堵住一个没有用,美军后方一边空白地域,却没有任何部队可以填补,志愿军突破部队可以长驱直入。在这种情况下,美军已无力回天。

这种战场谋势,美国人不在行。这场战争已经过去70年了,美军进行总结时还是出现了致命错误。他们固执地认为第一次战役在飞虎山顶住了志愿军攻势。却不知道这是彭德怀故意让志愿军停止进攻,甚至放弃飞虎山,目的就是引诱他们向北进攻。美军至今都认为,把三十八军穿插三所里的113师误判为难民,是导致美军第2师惨败的关键。误判不误判并不是要点,因为那时的美军第八集团军根本拿不出部队去填补这个空白。为什么拿不出部队?正是因为彭德怀的战场谋势。70年了,美军进行战役复盘时还是没搞清楚彭德怀到底怎么打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彭德怀牛逼,怎么没把美军赶到海里? -pconline- 给 pconlin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0/2020 postreply 11:57:08

+1, 有些人就是喜欢跌倒捞把砂。 -我冇醉- 给 我冇醉 发送悄悄话 我冇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0 postreply 16:11:26

彭那样的装备,和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打出这样的结果,在苏联人的眼里,是大英雄,是大帅。 -planet- 给 plane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1/2020 postreply 22:50:33

胜败乃兵家常事。后来在第五次战役时被美军用同样的战术给找补回来了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20 postreply 20:53:21

赞同常事。但是补回来了这个说法比较虚弱感觉。-:)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1/2020 postreply 06:10:33

问问美国人,遭遇史上第一次败绩的感觉能不能补回来? -峻声- 给 峻声 发送悄悄话 峻声 的博客首页 (113 bytes) () 05/11/2020 postreply 08:51:53

美国人什么时候遭遇史上第一次败绩?他们在韩国什么地方登陆的?与对手的死亡比如何?现谁在哪里还有军事基地? -planet- 给 planet 发送悄悄话 (140 bytes) () 05/12/2020 postreply 02:41:13

惨痛教训 -dy_p320- 给 dy_p320 发送悄悄话 (275 bytes) () 05/10/2020 postreply 21:13:15

具体说说美军第2师遭到了什么样的 毁灭性打击。 -nightrider- 给 nightrid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0/2020 postreply 22:16:22

不懂什么叫毁灭性?找你的初中老师去吧。 -峻声- 给 峻声 发送悄悄话 峻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1/2020 postreply 08:59:41

彭德怀根本并不在乎士兵死活,另外没有苏联空军参战,只有挨打的份 -lostman- 给 lostm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0/2020 postreply 22:17:54

迂腐之论! -峻声- 给 峻声 发送悄悄话 峻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1/2020 postreply 09:01: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