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上海贫民窟——“蕃瓜弄” | 邺都小乙哥

来源: 峻声 2020-05-08 11:00: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487 bytes)

今天在微博上翻到两张老照片,一下子有被震撼到。 

500

500

有朋友也许不清楚这些草棚是干啥的,我先来做个介绍。它们是解放前老上海的贫困农民,用茅草搭建的一种最简易的棚户,叫做“滚地龙”

照片摄于1973年,拍的是静安区的“蕃瓜弄”,也是最有名的“滚地龙”所在地之一,曾经是多少上海中小学生“忆苦思甜”的教育基地,还被列为了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什么说“曾经”呢?因为蕃瓜弄已经永远成为回忆了。

500

2017年的蕃瓜弄小区大门

解放日报和澎湃新闻都曾挖掘过蕃瓜弄的前世今生。综合他们的报道,蕃瓜弄位于在上海火车站东侧,这一带原来是19世纪末形成的自然村落——姚家宅。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闸北最早的市政机构——闸北工巡总局在姚家宅这里建立。

1902年,浙江海宁旅沪商人在这里建“海昌公所”及墓地。1907年,沪宁铁路上海至无锡段通车,在姚家宅设火车站,初称“东站”,后来长期沿用其名,原址就是现在的上海火车站。这一带一度发展成为苏州河北岸较为繁荣的地区之一,境内有石库门楼房组成的十七条旧式里弄,还有海昌公所、通河布厂以及十多家商业店铺。

500

1918年地图姚家宅是这个片区的地名,蓝色框内为今蕃瓜弄大致位置,红框内为当年海昌公所

可1937年“八·一三”抗战期间,在日本侵略者炮火的狂轰滥炸下,该地区建筑全部毁掉,留下一片焦土和一个个深深的弹坑,时间一久,废墟上长满了没膝的野草,成为一片无人居住的荒野。

后来,有大量苏北难民来到上海,无力租赁“上只角”的现成住房,只能“随遇而安”在这里搭建棚户,往往用一条芦席卷个半圆型,固定在两边支起的竹竿上,就成了一个简单的栖身之所。这种窝棚不到一人高,钻进钻出需低头哈腰,天气不好更是难遮风雨,居民有“蕃瓜弄似阴沟洞,走路三步一鞠躬”的说法。

但由于搭建这样的窝棚花费不多,也很方便,后起的窝棚也便渐渐地蔓延开来。到解放前夕,这种简易窝棚竟达到了3000多间,居住着上万人口,成为当时上海规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也是最著名的贫民窟之一。

由于这些窝棚随地而建,相连成片,远看像一条条卧在地上的“长虫”,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滚地龙”。也有叫“滚地窿”的,那是因芦席卷绑在低矮的竹竿上,中间隆起而得的名。

500

当年蕃瓜弄里“滚地龙”遗迹(正面)

500

当年蕃瓜弄里“滚地龙”遗迹(背面)

500

当年蕃瓜弄里“滚地龙”遗迹(内景)

不仅如此,这里还夹杂着一些毛竹、稻草和黄泥等材料造成的草棚简屋,没有像样的道路,没有供水供电,也没有厕所、下水道等基础设施。用水靠河浜地井,照明靠油灯蜡烛。

随着人口的增加,环境越来越差,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粪便也到处可见,空气混浊,长年臭气冲天。恶劣的居住环境还造成疾病流行、火灾频发,经常有人死于非命。

500

蕃瓜弄旧貌

至于“蕃瓜弄”的得名,也有很多动人的传说。有说是1947年秋,这里有人种出了一个特大南瓜,“茎蔓卷曲似龙须,果面瘤状象龙眼”,被人称为“蕃瓜龙”,大家视其为吉祥物,遂以其谐音,将该地区称为“蕃瓜弄”。

也有说法是,上海人把南瓜视为禹粮,上海方言把南瓜叫做“饭瓜”。南瓜是明朝时从南洋传入中国的,也叫做“蕃瓜”,进入上海的苏北人则把南瓜叫做“蕃瓜”。

还有一种说法,因棚户区的贫民以“蕃瓜”充饥,这里的居民自嘲为“蕃瓜弄”。

1963年,上海为了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开始规模性的棚户区改造,蕃瓜弄是第一批棚户区改造地区。

在约6公顷的土地上,政府拆除了棚户1679户共2.69万平方米,并于1965年建成五层楼房57幢的工人新村,总建筑面积约69000平方米。这也是上海第一个有五层楼房的工人新村。

500

1965年建成的本市第一个五层楼的工人新村,照片右侧为原共和新路新旱桥

街坊内开设了食品杂货综合商店、浴室、理发店、旅馆、书店、银行等,配套建造了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儿童游乐场所和排水泵房等公共设施。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也从原来的3.08平方米,提高到7.27平方米,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的关注、世人的羡慕,让原本窘迫的蕃瓜弄居民着实自豪了好多年。

500

500

500

改造后的蕃瓜弄新村住宅

为了保存历史记忆,小区内保留了18间“滚地龙”。此后,在开展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中,许多学校组织中小学学生到“蕃瓜弄”参观,使“蕃瓜弄”成为上海妇孺皆知的地名。1977年,“蕃瓜弄棚屋”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后几十年里,虽然建筑逐渐老化,设施逐渐陈旧,但是,政府始终在出资进行修缮和改造。

500

高楼“护卫”下的蕃瓜弄

直到2016年,为给北横通道市政工程“让道”,蕃瓜弄小区终被拆迁。

征收项目涉及到21个门牌号、588证居民。市政征收因其特殊性,无需通过征询制度及满足法定85%签约比例的协议生效条件,原本不必过于“复杂”。考虑到征收对于大部分居民而言是“一生一次”的大事,为了保证市政建设的顺利进行,尽可能减少遗留问题和矛盾,征收工作全力挖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最终大幅提高民意的支持度,签约率15天内达到99.83%。超高速度创造的超高签约率,破了当时全市征收项目的纪录。

如今,蕃瓜弄的“滚地龙”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后辈们只能从为数不多的老照片里,一窥解放前的老上海。

(本文图片来自解放日报、“CGEMA影像资料库”、“图溯上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番瓜弄在闸北区。 -拉兄弟一把- 给 拉兄弟一把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1:31:43

现闸北已并入静安区 -puyh- 给 puy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1:35:11

并入后房价上去了 -小宁波♂- 给 小宁波♂ 发送悄悄话 小宁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1:36:13

番瓜弄在闸北区。静安区也有类似的一处,但过去没有类似说法。 -拉兄弟一把- 给 拉兄弟一把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1:36:11

文中有提到闸北。 -峻声- 给 峻声 发送悄悄话 峻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1:48:09

原先的静安区没有番瓜弄这样的贫民窟。 -龙剑- 给 龙剑 发送悄悄话 龙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5:19:12

你不熟系上海 -龙剑- 给 龙剑 发送悄悄话 龙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5:20:32

紧靠番瓜弄西面还有类似的二湾一弄:潘家湾、谭子湾和药水弄。 -龙剑- 给 龙剑 发送悄悄话 龙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9:06:46

现两湾一弄改造的很好,高楼林立,河水清清。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02:46:29

蕃瓜弄原是闸北区,2015年闸北区并入静安区,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53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21:06:19

建造蕃瓜弄的钱是从延安带来的?还好意思吹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1:49:50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像老蒋,用金圆劵换老百姓的黄金, -峻声- 给 峻声 发送悄悄话 峻声 的博客首页 (47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2:00:00

差点看成老聂是个山寨基督山伯爵,呵呵。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3:40:52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脑袋,60年代的事,新中国已经成立10几年了,怎么一下子扯到延安去了。 -puyh- 给 puy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2:06:28

算啦算啦,老聂说话发言,就是这个特征;我也不想重复多讲了,呵呵。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13:33:43

太熟悉了,我家自66年至84年住蕃瓜弄,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155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20:58: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