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3:二、六井惠民(上)

来源: 龙剑 2020-03-28 08:10: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352 bytes)

二、六井惠民              

 

    山间小县的钱唐当时的地位仅仅和邻近的富阳、海宁、余杭等县约略相等。吴大帝(孙权)年间,尝置东安郡于富阳,后三年废;梁武帝太清三年(549),侯景置富春郡于富阳,临江郡于钱唐,陈初置海宁郡于盐官(今海宁),皆不久即罢;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又置钱唐郡于钱唐,下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后二年隋平陈罢郡。可见自孙吴以来,钱塘江下游,随着人口的增加,本已有分建一郡的需要,只是还找不到一个已具有相当都市规模,适宜于做郡治的大县,只得在江口诸县中,随便择一而治。这几县既然都还不够作郡治的资格,因而郡则屡置屡罢,郡治则迁移靡定。

    隋王朝建立后,废郡存州县,开皇九年(589)平陈,改钱唐郡为州时,置余杭县并将州治移于此处,因名杭州,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个县,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杭州的名字。钱唐县成为杭州的属县,次年(590),把州治从余杭移到钱唐县城内。

    开皇十一年(591),隋文帝派杨素平定杭州杨宝英的叛乱后,“移州于柳浦西,依山筑城”。那时吴山东麓离钱塘江很近,柳浦就位于吴山东面的钱塘江边,大致在今天河坊街东端往东一点的中河路高架附近。随着泥沙淤积,秦始皇需要西至富阳才能渡江,七百年后南朝刘宋时下游的柳浦已成为江北到绍兴的渡口,当时这一带是一交通要道。从将台山起,有将台山、凤凰山、万松岭、吴山等一连串的冈阜,居高临下,形势险要。这些冈阜的南坡向阳,是建造州治馆宇的理想地址。同时山上富于泉水,不像北面形成时间不长的平原,地下水还是咸苦的。不易解决的饮水问题,使得杨素没有选择西湖东岸平原作为州治所在地,而是在柳浦西面依山筑杭州州城。钱唐从此成为地当交通要冲的大县,并上升为州的治所,这也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州城。

    上述州城指的是州政府官衙附近的城墙,民居和市场在山地很不方便,还是在北面的平原上发展起来,特别是靠近西湖东岸一带,可从西湖取得淡水。若按《隋书》的说法城墙“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一里三百步),杨素造的州城应该仅限于东起柳浦,西近西湖,北自吴山北麓,南达钱塘江边,这一圈的长度随便山路如何曲折迂回,也到不了“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 ,所以前人怀疑这数据不正确。谭其骧在《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的演讲中说:“《杭州府志》载,隋杨素创建州城,周围即有卅六里九十步,此说殆不足信。隋代初年杭州还是一个新起的小郡,无需乎偌大城郭。且《太平寰宇记》明说隋代依山筑城,足证城区限于凤凰山东、柳浦之西一带。大抵今凤山门南吴越牙城、南宋皇城的故址,实为隋代州城所在;南起江干,北届今武林门、艮山门的市区,当肇基于唐,惟筑城年代已无可确考。”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现行《隋书》共八十五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纪传部分,由魏徵主编,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另一部分为史志部分,始修于贞观十五年(641),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是由长孙无忌监修的。杭州城墙“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的说法出现在后一部分,离隋亡已有近四十年,杭州又有进一步发展,很可能把杨素造的州城和当时的杭州实际城域混淆起来。当时杭州实际城域已经拓广到南起江干,沿盐桥河(今中河)向北到艮山门附近拐向西,到西湖的东北角,沿西湖东岸向南回到万松岭下,和杨素造的州城南半部相接。谭先生所说的“当肇基于唐,惟筑城年代已无可确考”的城墙应该就是这一段。猜测这段城墙是在唐高宗永徽年间(550-555)建成,上报给朝廷,包括杨素造的那段州城在内,“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刚好那时在修《隋书》,修撰者未仔细核对,写成杨素造的州城,“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次修的城墙,因为拱卫的是民居和市场,杭州当时又不是重要城市,质量不会太好,所以三百多年后,钱镠在杭州第二次筑城时,差不多按原址重筑了一道坚固的罗城。   

    炀帝大业六年(610),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载当时的杭州是:“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按五口之家计算,整个杭州包括全部属县在内(下同)的人口应有七万多,繁荣景象,由此可见。

    唐初,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可见钱塘两字的出现并不是为了纪念五代吴越国王钱镠修筑的海塘,而在唐初就已有之。杭州户籍人口一直在不断增加,唐贞观(627-649)年间,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可正如上文所说,杭州建城后,民居和市场所在的北面是位于形成不足一千年的冲积平原上,因此唐宋时期,杭州城区地下水还十分咸苦,不能打井饮用。“饮水难”成为市民安居乐业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杭州城市难以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以苏轼说过:“杭之为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居民零落”。

    幸运的是此后杭州来了三位大名鼎鼎的好市长,他们关心民瘼,为解决饮水问题尽心尽力。他们又是能力很强的行政官员,所采取的解决办法非常有效,一直沿用了好几百年。

    唐德宗建中二年(七八一年)李泌任杭州刺史,到任后首先就着手解决杭城百姓的饮水问题。他看到有些百姓是到西湖取水饮用的,于是来到西湖边,亲掬西湖水品尝,感到此水清淡可口,可以养民,又有泉眼数十道潜流地下,水源充足,如把西湖水引到城里居民稠密区就能解决问题。根据近年杭州市河道整治中心指挥部技术部提供的资料,西湖是悬湖,在杭州所有水系中水位最高,正常水位为7.18米(黄海标高)。而据钱塘门遗址发掘结果,宋代杭州地面比现在还低两米,西湖东岸平时几乎和西湖水面持平,雨季时还可能淹没现在的核心市区,靠一道湖堤挡水,因此李泌从西湖引水入城的方案是可行的。

    浙闽一带山区水源充沛,山上有许多小泉水汇成山下的一条条小溪,山坡又多产毛竹。山村村民因地制宜,有一个世代相传的引水入自己家里方法,姑称之土法自来水。把毛竹较粗的一头锯下后对劈,并打通竹节,一段段竹筒连起来,再利用毛竹较细的一头,按水位落差做成不同高度的支架,把泉水引到自己家厨房大水缸中。如果水缸满了,就让泉水自行溢流,通过水缸旁砌好的地沟排入小溪。前几年回祖籍探亲,见到祖居的乡亲还在使用这种土法自来水,不过水缸已用砖和水泥砌成容积更大的水槽代替,上部设有溢流孔,讲究一点加一根导流管,可自行溢流到地沟中去。

    李泌应该见过这种引水方法,它由水源、管道和储水器三部分组成,依靠水位落差输水,于是就借此解决杭城居民饮水问题。他先在杭城人口稠密的地方,大致沿今天的延安路,距离西湖东岸约三百步的南北一线,由南到北开凿了相国井(今井亭桥)、西井(相国井之西)、金牛井(西井略西的北面)、方井(金牛井之西北,靠近当时杭州的西城墙,俗称四眼井)、白龟井(龙翔桥西)和小方井(原来的钱塘门内,今小车桥一带,俗称六眼井),统称六井。它们实际上是面积较大、可容纳较多水量的地下蓄水池,井壁和底部用砖砌成,能够防渗漏,其深度根据和入水口水位保持足够输水的高程差确定。第二步,在疏浚涌金门至钱塘门之间的西湖东岸后,按照到对应井口最近距离处的湖底砌上砖石,做成入水口,外面打上木桩护栏,在入水口中蓄积清澈的西湖水,有的还设有水闸,可随时启闭。最后采用“开阴窦”即在入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开挖深沟,安上竹管,覆土后成为暗渠,引湖水入井。两节竹管用类似以麻布和漆制造漆器的方法连接,使水不渗漏。苏轼称赞此项工程说:“自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

    四十多年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西湖以及至六井的通道都已严重淤塞,市民又在饮用苦水。白居易疏浚了西湖,并制定一些管理西湖的法规,刻石立在湖上,下文将会详细介绍。同时他又清理阴窦竹管,恢复了六井,尽管只当了两年多的杭州刺史,政绩有口皆碑。此后六井经历多次淤塞,由于对杭城民生的重要,又多次重新修通,直到南宋末年。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