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55式军衔为何没有“准将”?苏联顾问不同意
在酝酿55式军衔过程中,1952年底,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拿出了一套草案,其中有两级军衔大家不太熟悉,其一是“准上将”,其二是“准将”,方案出来后进行小范围研讨。
当时还没有“大校”的预案,而是准备在少将和上校之间设置“准将”衔,主要考虑我军的副师职干部较多,否则不好安排。但遭到了苏联顾问卡苏林的反对,理由是不利于两军交流。
原来,当时的苏军副师职干部的军衔多为上校,如果我军的副师职为准将,那就是将、校两个阶级的差别了,也就是我军的副师职干部,在级别上明显高于苏军了。当时我们全面学习苏军军制,顾问的意见当然重要,所以就取消了准将,增设大校衔。
而“准上将”是排在元帅、上将两级之下,然后在中将以上的军衔,由于称谓比较别扭,总干在参考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军衔后,1953年决定修改。修改后将原定的上将改为“大将”、原定的“准上将”改为上将,其下为中将和少将、 再到大校。
1954年10月,55式军衔体系获得审批通过,次年正式颁布执行,也就成为我军第一套正式军衔。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