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堤决堤
1938年,徐州失守,日军对武汉虎视眈眈。为了阻止日军的攻势,蒋下令掘开黄河大堤。黄河大堤很多,蒋最后的选择是“花园口”。其实当时的蒋有两个选择,第一选择是赵口,第二选择才是“黄园口”。
1938年5月,土肥原的第14军团向开封移动。次月,蒋批准炸开黄河堤坝阻拦日军的建议。根据专家的建议,决堤地点选在了中牟县的赵口。首先,日军此时正在中牟下游集结。其次,在此处决堤给百姓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
当时,这个任务落到了国军第20集团军司令商震身上。商震派一个团急奔赵口,没想到的是赵口太结实,中间又出错误,导致进度缓慢。这时,蒋致电询问决堤进度。商震如实汇报的情况,让蒋终于下了死命令。
于是,商震让39军军长刘和鼎、新8师的蒋在珍等人立下“军令状”支援。可赵口还是纹丝不动,而时间上已变得来不及,日军在中牟与国军已交火。
此刻,新8师的熊先煜建议挖“花园口”,而这个建议得到了商震和蒋的同意。6月9号,黄河大堤最终被挖开。这次决堤形成了一个横贯豫东南的巨大屏障,避免日军快速占据陕西以及中原大部分地区,却也让数十万死亡,上千万人受灾。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