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忆旧十三:仙岩寺

来源: 龙剑 2020-01-13 17:34: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062 bytes)

                                                                        仙岩寺

仙岩景区位于大罗山西部,我小时候属于瑞安县,瓯海区成立后仙岩镇划归瓯海。它的位置正是瓯海和瑞安交界的地方,景区以瀑潭景观为主。朱自清的著名散文《绿》中所写的梅雨潭,就在仙岩景区,小时候是学校安排春游或秋游的地点。从市中心到仙岩寺大约三铺路,一铺十里,是从前常用的路程单位。古诗里的长亭连短亭,两座长亭之间距离就是一铺,猜想是因为长亭旁边会有店铺而得名。

温州历来是浙江第三大城市,但那时候即使是城区也没有公共交通,最早的一路公共汽车大概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才出现,那时我已经离开温州。到仙岩或步行,或在小南门塘河码头坐船,可能是上下水的原因,总是步行去,坐船回。当时的老师胆子也大,规定一个时间,比如八点钟以前,让十岁刚出头的学生各自步行到三十里路以外的仙岩寺集合。

根据五代道士杜光庭编录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排名,仙岩寺为天下第二十六洞天福地。一般人的想法排名到第二十六已经不值得夸耀,仙岩寺却制了一个天下第二十六洞天福地的匾额,高挂在大雄宝殿屋檐下昭示信众游客。退一步想想,能够名列道教的洞天福地已经不错,况且在七十二个洞天福地中名列第二十六,位次也不算低,值得让大家知道。

仙岩寺的正式名字叫圣寿禅寺,位于仙岩风景区的入口处,俗称仙岩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唐贞观(627-649)年间慧通归一禅师从四明山来此开基始建,慧通归一被奉为该寺的开山祖师。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吏部侍郎姚揆奏请真宗皇帝,敕赐“圣寿禅寺”,自此圣寿寺经历代扩拓发展,成为温州最大的寺院之一。该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楼、千佛殿。寺内还藏有宋、元、明、清及民国碑刻。

这座寺院高僧大德事迹甚多,以天目和尚、楞严伏虎禅师、归一禅师、歇了禅师为最著名。2011年6月21日那兰陀国际禅修中心于此正式建成开放。

圣寿禅寺山环水抱,背靠积翠峰,寺前乃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称叹“溪山第一”的虎溪,风水极佳。虎溪之南,有一座慧光塔,它是和寺庙同时初建,曾毁于宋宣和年代,后重建并不断修缮。20世纪50年代破除迷信,仙岩寺关闭,和尚还俗,慧光塔也遭拆毁。拆毁的时候在塔壁发现了一批北宋刻印的书籍、用墨书写的经卷,以及金器、银器、油泥堆塑漆器、玻璃器皿、黄杨木雕等珍贵文物百余件。好在当时没有文革时期那么乱,政府部门也头脑清醒,这些珍贵文物得到很好保管。

从慧光塔出土的经卷题记获知,早在北宋前期的景佑、庆历、熙宁之际,该寺就已成为东瓯名刹,僧侣多达数百名。此后仙岩寺随着国家的兴衰,屡建屡毁,我当年见到的建筑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和乾隆以后所建。听说文革以后仙岩寺就是以此为框架,把破败不堪的殿堂重新修缮一新,慧光塔也重新建造,现在是仙岩景区一大景点。垂垂老矣,此生不会再有机会重游旧地了,想象起来那块天下第二十六洞天福地的匾额一定又挂上去了。

再回到当年,同学们都是一大早离开市区的家,陆续到了仙岩寺,天已大亮。那时仙岩寺里还有和尚,庙宇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进庙的时候和尚们正在方丈带领下,在大殿盘坐蒲团上做早课。大家就在佛堂里一面听和尚念经,一面吃一些随身携带的干粮当早饭。

吃完早饭后,在老师带领下出庙宇大门,向左拐登山。山路是铺设得很好的石阶没走多远就到了梅雨潭,进入潭边的梅雨亭这里就是著名作家朱自清那篇名文《绿》中所写的。坐在梅雨亭里抬头看到是三十余米高的梅雨瀑,飞流直下梅雨潭,不时有少许水珠溅向梅雨亭,感觉像是置身梅雨中,十分奇妙。把《绿》一文的开头一段转录一下: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在梅雨亭稍息片刻,继续上山,山路一侧是山壁,另一侧是条小溪。走到小溪源头,见到了雷响瀑下的雷响潭。雷响潭四面都是石壁,雷响瀑从迎面一条二、三十米宽,三十来米高的石梁降下。离开山路可以站在潭底未被水淹没的岩石上看雷响瀑,四周石壁的交混回响,使得水声格外大,雷响瀑因此而得名。

再向上看到雷响瀑下来的那条石梁,石梁上的水不深估计就到小腿肚,因为长满苔藓,非常滑,据说从来没有人敢趟水过石梁到对岸的。石阶路一直延伸到到景区最高的瀑布龙须瀑下面的龙须潭,路旁是一条从龙须潭流来的小溪,这是雷响瀑的水源。龙须瀑比雷响瀑高一二十米,宽度似乎差不多,但水流分散,气势较弱。至此仙岩景区的景点都走过了,于是吃了一些干粮下山,在虎溪的码头坐船回温州城里。

                 

所有跟帖: 

好文 -Redcheetah- 给 Redcheeta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4/2020 postreply 07:56:39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