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那篇文章说“一团钻,二团炼,三团开着汽车转”。一团钻井,二团炼油,三团运输。这对石油开发有帮助,但并没有解决找到石油的关键问题。只有一团在玉门老油田钻井,还不属石油普查勘探。
石油普查勘探就是找石油,需要用地质法、地球物理法、地球化学法和钻探法等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的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石油普查勘探包含理论和各种技术和工程方法。石油普查中的物理勘探(物探)比较复杂,比如需要野外大面积的人工爆破,产生地震波,记录反射数据,计算处理地震资料,做出地下构造图,给地球作出“扫描”。这是找到石油的最初有效步骤,确定石油勘探钻井的具体井位。本人在70年代中期做过石油普查钻井,先后在两个石油勘探钻井队,从学徒钻工,到实习副司钻扶刹把子,风餐露宿住芦席棚,披星戴月三班倒,井架要人拉肩抗。开钻以后,工作服外面是泥浆和油污,里面是汗水,第二天接着穿。没有生活基地,野外流动走天涯。在一起的工友,都已经退休,有的还被买断工龄下岗。早年的高强度体力劳动,或多或少,身体都留下了伤痛。
在石油普查勘探找到石油之后,才能进行石油开发钻井。在相对固定的已知油田,把找到的地下石油取出来,设备比勘探阶段的条件好,有生活基地。但是在最初开发的时候,生活基地没有还建好,可能要“先生产后生活”,生活条件差,住“干打垒”。机械未到,需要人工作业。王进喜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是指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时间段,需要吃苦和创新精神,值得学习。但不能任意推广,这与找到石油也没有直接的关系,更不能取代找石油的科学和技术。大庆油田会战之前,在找到大庆油田的过程中,地质部的石油普查勘探专家及各物探队,包括苏联专家及匈牙利的物探队,都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