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心
这里莲花心是一个地名,在温州西郊翠微山朝西为太平岭,太平岭继续西行为仰义,再向西就到了瓯江的梅岙渡口,现在的1513国道梅岙互通立交的南岸。太平岭南面一片山头就是莲花心,最高的山头叫君子峰,君子峰东面是雪山,现在那一带早已开辟为景山森林公园。
莲花心有一座护国寺,始建于唐朝贞元年间,兴盛于五代后梁乾化年间,为浙南地区一大名刹。现今的护国寺二〇〇三年五月动工修建,占地面积31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仿唐古建,整体规划分为宗教活动、僧人生活、塔院和广场四大功能区。宗教活动区沿中轴线置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和藏经楼等佛教丛林伽蓝七堂制式;僧人生活区置方丈楼、法师楼、上客堂等;塔院区置五层方形仿唐式万佛宝塔;广场区为寺之前导属开放性广场,两侧列植常绿乔木、七宝如来塔、牌楼和放生池等。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举行寺院落成和佛像开光庆典法会,正式对外开放。
小时候雪山护国寺是春游、秋游举行野炊的好地方。那时候学生的春游、秋游是名副其实的穷游,十来个人为一小组,想办法拿到一个直径和高度差不多都是二尺的竹编箩筐、一口大锅、一个脸盆(盛水和炒好的菜)。那时候会有人家用这种箩筐装稻谷去碾米,或派别的用场,既结实又不重,小组成员家里都没有可向隔壁邻居借,总能搞到。各人带上自己的碗筷,拿一小碗米,一点柴火(包括引火柴,山上不一定能捡到,自带柴火保险,有泉水不必带水,但全班至少要有一个装水的容器和一盒火柴),弄几棵青菜,用小容器带一点油和盐,都放在箩筐里。体力好的男生轮流抬着箩筐上山,路不太远,出发后一小时左右就到山上了,捡石头垒一个灶,洗好米和菜,准备工作就算完成,可以去玩一会儿了。
在山上玩的时候发现有多处已经坍陷的战壕,断断续续分布在山头,原来这里是中国军队抗击入侵的日寇的战场。温州在抗日战争期间有过三次沦陷:第一次1941年4月19日-5月2日,第二次1942年7月11日-8月14日,温州第三次1944年9月9日-1945年6月17日。在沦陷期,我军民同仇敌忾对日作战,有过三大战役:“永嘉战役”、“温州保卫战”和“丽温战役”。最激烈一次是温州保卫战期间的莲花心之战,我们见到的残留战壕就是此战的遗迹。此战以我军胜利而告结束,迫使日寇第二次退出温州,但我军伤亡不小,战后百姓自发抬猪羊酒肉劳军,长官表示感谢时,含泪请民众准备几十付棺木收敛烈士遗体。知道感恩的温州人当场捐出上好棺木,择吉地安葬。
这里现在是建成五十多年的景山森林公园,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温州动物园也在景山公园内,离市中心不过五里路,是休闲的好去处。山下就是水心居住区,五十多年前我离开温州时这里无人居住,是一片农田。为了疏散市中心过高的人口密度,开始建造居民住房,配套生活设施,同时开辟马鞍池大道,贯通东西。现在水心早已成为一个生活方便,交通便利的成熟社区,不亚于当年道前府前这种次一等的市中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