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忆旧(四)百里坊

                                                        温州城忆旧(四)百里坊

当年温州最长的东西向街道是百里坊,从北大街百里坊口的大榕树到靠近九山河的城门底。在市区水系还是完整沟通的时候,百里坊路南侧是一条小河,可以直通到九山河,好像就叫百里河。温州是能够生长榕树的最北的地方,再往北就见不到榕树了,榕树的嫩叶可以吃,小时候曾爬上榕树摘嫩叶吃。在温州生长的榕树,其气根已经不能下垂到地,形成新的植株了。温州的榕树没有独木成林的气势,下垂的气根只能附着在树干上,使树干更为粗壮而已。不过温州生长有很多榕树,常常可以在市区的十字或丁字路口见到。百里坊有两个路口,各生长着一株大榕树,北大街的百里坊口有一株,百里坊的信河街口也有一株,而且都很高大茂盛,生机盎然。

百里坊北头有两家鞭炮店,使得这里成为常有火灾的地方。还好店面不大,防火意识较浓,未曾酿成大灾。还有一个常有火灾的地方在西郊广化桥西北面瓯江边把从龙泉运来木排拆成原木堆放的场地。那里有好几家锯木厂,把原木加工成方材或板材,委托木行出售。厂房通风不好的话,锯木产生的锯末达到一定浓度会产生粉末爆燃,形成火灾。

北大街和信河街差不多中点的地方叫做八仙楼,路北侧有一家祖传中医诊所。诊所里挂着一块长长的牌子,上面写着开山祖宗及其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昆孙、仍孙八代人的名字,使我很早就知道了玄孙以后各代的称呼原来如此。昆字正确写法是“晜”,读音和昆相同。打开网上温州市区地图,原址现在居然还是一间中医诊所:季一德中医内科诊所。如果还是原来的那一家后人,从我现在年龄推算,这位季一德医生至少应该是那块牌子上最后一代仍孙的儿子云孙或孙子耳孙了。最后两种称呼是我最近查到的,顺便告诉大家。

再向西就到了信河街,从前这里是一个丁字路口,信河街由此开始一直向南。现在已经和原来偏西几十米的向北到江边的麻行新街贯通,统一叫信河街,直到瓯江边的江滨路。街口大榕树下是小吃和点心摊点集中的地方,品种不少,有米饼、松糕、烧饼、油炸桧、马蹄松、灯盏糕等。

温州话叫米饼为扁饵,这是一个从几千年前的先秦时代叫到今天的非常古老的名称,大概全国只有温州还保存这个古老叫法。米饼是用米粉拌红糖水,做成约五厘米直径,二厘米厚的小饼,上笼大火蒸熟的食品。通常用七分粳米粉,三分糯米粉拌和,也有纯粳米粉的,叫做硬米扁饵。解放初评比过全市各家的硬米扁饵,东海硬米扁饵夺得第一名。

温州人把油条叫油炸桧,这还是南宋人民痛恨秦桧害死民族英雄岳飞,用面粉做成人形放在油里炸的称呼,历史也很悠久。不过“桧”字温州话这里的发音是油炸古,温州话古、果同音,油炸果子,有点京片子的味道。马蹄松是一种外形很像马腿最下面的蹄子的甜烧饼,外脆里松,好像也只是温州有。灯盏糕是温州特产,做法是在一个带柄头部是一个微凹的直径约十厘米的铁片,舀一勺米粉调成的米浆,在上面放略带咸味的萝卜丝,讲究的加一个生鸡蛋,再盖上一勺米浆,在油里炸熟。松糕和烧饼常见不需解释。

所有跟帖: 

问好老乡,童年时扁饵吃了好多 -mimi1229- 给 mimi1229 发送悄悄话 mimi122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9 postreply 19:29:36

番薯扁饵 -龙剑- 给 龙剑 发送悄悄话 龙剑 的博客首页 (202 bytes) () 12/22/2019 postreply 07:08:56

离开温州很多年了,老乡没吃过的话,可能后来者中低档食品没有了。 -龙剑- 给 龙剑 发送悄悄话 龙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9 postreply 19:16: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