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兵者观察
1945年9月15日,一架事先未做任何通知的军用飞机降落在延安飞机场。
从上面走下来的是当时的沈阳卫戍司令曾克林,和苏军代表贝鲁罗索夫中校,还有一位翻译。中共中央接待了这位客人,由朱德总司令和苏军代表进行了谈话。贝鲁罗索夫只是转达了四点声明,其中心就是要我军退出苏军占领地区,待苏军退出东北之后,中国军人如何进入,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
鲜为人知的授衔!比1955早10年,只授3中将1少将,2位成正国级
15日下午到晚上,在刘少奇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临时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曾克林关于东北情况的详细汇报。根据曾克林的汇报,和贝鲁罗索夫所转达的声明,会议经过讨论之后,做出两项重要决定:
(一)立即成立由彭真、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组成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由彭真任书记。
(二)从华北和华中派遣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不用原来的番号和身份,不让苏军发现,完全以东北地方部队的名义活动。
鲜为人知的授衔!比1955早10年,只授3中将1少将,2位成正国级
会议还决定,给马林诺夫斯基回一封信,表示我党将从苏军占领区如沈阳、长春、大连、平泉等地将军队撤出,但在热河、辽宁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根据地应当允许保留。
以上决定立即用电报告知了正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和周恩来也立即回电表示同意。
为了抓紧时间,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人彭真、陈云、伍修权等6人,在9月17日下午,也就是中央做出决定的第二天,就搭乘苏军代表返回沈阳的飞机直飞东北,开始领导东北地区的工作。
鲜为人知的授衔!比1955早10年,只授3中将1少将,2位成正国级
有件事情值得一提。由于东北局的领导干部到东北之后要和苏军的领导干部进行很多接触和谈判,而苏军的军官都是有军衔的,对军官都是以军衔相称。我军从来未实行过军衔制,所有的军队领导干部都没有军衔,这在同苏军的交往中很不方便。
于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由中共中央临时给去东北的几位领导干部授了军衔:彭真、陈云、叶季壮(按:我党长期从事经济贸易工作的领导干部,到东北之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部长,1949年后任国务院对外贸易部部长)三人授予中将军衔,伍修权授予少将军衔。
他们几位在刚到东北与苏军方面谈判时就是以中将与少将的身份出现的。
鲜为人知的授衔!比1955早10年,只授3中将1少将,2位成正国级
彭真,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北京市委书记,1983年,担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委员长,正国级。陈云,新中国成立后,长期负责经济工作。他是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八届、十一届、十二届政治局常委,也属正国级。
虽然他们的军衔在与苏军的初期谈判之后就不再用,但这却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临时授衔,至今也是鲜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