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国战场,对中国人民来讲,是一部弱国残兵的屈辱史。
在了解二战史的人们面前,国民党军队除了被迫仓促的应战并基本是溃败的抵抗战斗,根本没有什么为歼灭和驱赶日寇而策划部署的的所谓 “会战" 或 “战役”之实;更无法和国外同行提及任何一场具体而有意义的战斗;否则,就是再度自取其辱了。
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红军,对于二战,在他们的历史上,能够很自豪地提及在自己被占领国土上,对德国军队进行策划及发起进攻的会战、战役,或被迫应战的一系列抵抗战斗。同时也毫不忌讳地提及自己军队最初的被迅速击溃及大规模放下武器的各类事实。但苏联提及这些会战、战役或失败,却能时刻提醒和激励人民富国强兵不屈不饶地顽强战斗直至胜利。因为他们有最终胜利者的底气;苏军最终不仅将德国占领军赶出国土,而且还进攻德国并占领了德国首都柏林。
苏联人民论及这些在自己国土上发生的,无论是积极主动发起,或被迫应战的战例,是有着胜利者充分的国家民族自豪感。无论对谁议及论及,人们都会由衷地肃然起并敬佩勇敢、坚强、而强大的苏维埃俄国;无论是其无畏的人民,还是镇定自若而又智慧的政府及其武装力量。
反观蒋光头的所谓民国抗战史,尽是满目疮痍的被动应战及溃败以及大批无耻的皇协军。弱国残兵,尽管不是蒋光头一个人的责任,但目前蒋光头残余狭隘心态之下只为反匪共而反匪共,拼命地把国府的狼狈应战,说成是什么 “会战" 或 “战役”,就是不知羞耻为几何,徒让世人耻笑的可悲之举了。
过去匪共不提或少提这些所谓的 “会战" 或 “战役”,实为国家民族大义及激励富国强兵的需要,但也并未否认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抵抗作用。具体失败而又屈辱的战例,不提也罢;比如四行仓库的残兵,退入租界还被缴械。这又是战败,又是租界,还有缴械,如此复杂的受人欺凌的过程及历史背景,解说费力又不得任何积极的意义。也就仅此而已不用多提,足矣。
然后如今由于老匪共已去,小匪共刻意忍让矫狂过正以至于无知的蒋光头残余,由于其固有的狭隘心理,再度不顾国家民族大义,为反匪共而反匪共地拼命鼓吹莫须有的所谓 “会战" 或 ”战役,“ 实在是徒增世人笑柄而已。
民族屈辱史,不提也罢。
热衷于所谓会战、战役等等好事者,应多学习了解一下世界富国强兵史,开拓眼界,抛开对于匪共的个人恩怨及狭隘的心态,才能有的健康心理,对家庭和子女及个人的生活,都有好处。
言必称蒋光头的所谓会战、战役,那是自取其辱。热衷其事者,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