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在当年应该是不好守
62年,毛放弃守藏南,决策没有错。
当年,开国将帅都在,彭、林、刘、粟等都是历史顶级的大将,身经百战,战役指挥能力经验绝对一流。毛本人也是历史顶级的战略大师。这种团队的战略战役决策肯定是不会错。底下的将领,如认为藏南可守,只能说是忠勇可嘉,其全局观和战役节奏的掌控能力还是欠佳。
三国时,关羽围襄樊,破于禁,威震华夏,不可一世。然而,在被徐晃击败后却迅速败亡。原因无他,战役节奏掌控欠佳。如关羽在得天助而侥幸破于禁后,充分意识到曹魏的二次打击能力,把重心及时转移到消化降卒、等候援军,采取守势,又岂有走麦城的悲剧?曹操出秦川与刘备争汉中,其后失利而不能得陇望蜀,立即弃守汉中退保雍凉。几十年后司马昭才因此得以灭蜀。显然,曹操的战役节奏的掌控要远强于关羽。
62年,中国外则同时交恶于美苏,内则经济困难,出战都选在美苏暂时无暇他顾之时。准备了三年的补给,破印之后所剩无几。印度,虽然如惊弓之鸟,但在美苏的帮助下总有缓过神的时候。此时如一味坚守藏南,此后难免犯错,虚耗国力。因此,这种仗显然是以教训为主,保持争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