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届苏联领导人对中国的支援,就数赫鲁最慷慨、真诚,这一切当然不是无私的,因为他要借助中国的国际影响,但与中国翻脸,

来源: 2019-11-08 17:39:1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历届苏联领导人对中国的支援,就数赫鲁最慷慨、真诚,这一切当然不是无私的,因为他要借助中国的国际影响,但与中国翻脸,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的也是他。

1954年,赫鲁晓夫在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庆典时,送来了丰厚的礼物。其中包括重达一吨多重的纯黄金铸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还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每人一份礼物,所有礼物整整拉了一节车皮。毛主席热情招待了赫鲁晓夫一行,并且谈得很融洽。此后赫鲁晓夫不再卖给中国已淘汰的武器装备,而是改为直接提供苏联现役装备样品和生产技术。
赫鲁晓夫后来,不仅继续履行斯大林以前答应的援华合同协议,而且又向中国提供了5.2亿卢布的长期贷款,并于1954年又追加了15项重点工程,从而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著名的“156项重点工程”。从1954年11月起,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更先进的武器装备的技术资料。苏联对中国的这些援助,使中国用很少的代价(折算几十亿人民币),仅用不到10年时间就建立起配套的现代国防工业基础,并在常规武器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1957年,赫鲁晓夫的领导地位面临新的危机的时候,中共中央马上公开表态支持苏共中央的决定,这让赫鲁晓夫非常感动。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坚决反对,力排各方阻挠,决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技术,以及帮助中国建立核工厂。后来赫鲁晓夫又派出各类专家来华帮助中国建立铀矿,核燃料棒工厂,研制基地及核试验场等,使中国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开始拥有核技术和核工业的国家之一。

20世纪60年代,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赫鲁晓夫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