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干部的级别并不容易,比如

本帖于 2019-11-05 14:17:32 时间, 由普通用户 萧岚 编辑

上海的石西民和刘述周。

 

父母由于工作和家庭的缘故与他们熟悉,因此本人也对其级别有点好奇。先后讨论了三次。

 

第一次,你答复石刘二人均为7级。

 

第二次,你贴出“上海市行政8级以上名单”, 其中石和刘却被列为8级。我提到你最初的回复。你重新作了答复:【抱歉,我不记得给你回复过,“石西民,刘述周都是7级。”如这样回过,那是按职务推测的,这里的确切,是查到的资料。】

 

这回是第三次。主帖图4的上海市政府的名录照片,刘再次被列为7级。本人认为石和刘的级别应该都是7级。

 

说点题外话:

共和国以后,党政按苏联方式建立了干部级别,曾经试图缩小级别的差距,但是差距仍然大。而且干部级別逐步固化,对年轻和有能力的干部不利。文革以后,党政的级别系统推向各行各业,甚至有局级和尚的怪事,并且扩大到工资,补贴,医疗,用车,住房,而且在退休以后依然保留。比民国的官僚体制还要复杂。

 

前两次的讨论情况:

 

第一次:

第一次评级是从51年开始到52年(8月)结束的

来源:  于 2017-07-16 10:12: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20 次 (264 bytes)

第一次评级是从51年开始到52年(8月)结束的,从那时到56年期间,有一部分(5级以上的基本没有变动)随职位升迁升过级(很少),57年起10级以上的再也没升迁过。石西民,刘述周都是7级。

 

 

第二次:

抱歉,我不记得给你回复过,“石西民,刘述周都是7级。”如这样回过,那是按职务推测的,这里的确切,是查到的资料。李干成的副市长是6

来源:  于 2017-11-12 16:01: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87 次 (417 bytes)
回答: 有个问题 由 萧岚 于 2017-11-12 13:45:00
抱歉,我不记得给你回复过,“石西民,刘述周都是7级。”如这样回过,那是按职务推测的,这里的确切,是查到的资料。李干成的副市长是62年后的事,评级时他是常州地委代理书记,1953年调上海担任市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应该是9级。我没来得及查市各部委的名册,但他不在市政府干部名单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