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种种历史反动、倒行逆施,现代的历史学家都无法否认 》》》》》

来源: 白云蓝天 2019-10-19 14:34: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70 bytes)

 

        经济方面:对先进技术和工商业的轻视和打击,决定了他采取落后、保守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对以后中国的发展影响至深,结果就如黄仁宇所说的:“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页) 。

       管理方面:将官员的工资开得低得离谱,逼得所有官员去贪赃枉法,以各种名目变着法儿收取贿赂,使得官场风气腐败成风,无法遏止与加以改变。否则官员都无法养活自己家庭,无钱雇佣雇员。

       思想方面:以儒家的道德观念主导刑法、主导一切,结果官员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虚伪之极,几乎全部成为伪君子,道德反而彻底沦丧。

       文化方面:大搞灭绝人性的文字狱。

       道德方面:恢复没有人性的人殉制度。

       个性方面:空印案竟然对好官、清官大开杀戒。

       制度方面:在洪武十三年(1380)取消了宰相,取消了中书省,搞了几个机要秘书到内廷来办事情。到明成祖时搞了个内阁,这是个政府机构。内阁的权利越来越大,代替了过去的宰相,虽然没有宰相之名,但是有宰相之实。至于给皇帝个人办事的有秘书,就是在宫廷里面设立一个机构,叫作“司礼监”。这是一个内廷机构,不是政府机构。司礼监有一个秉笔太监,皇帝要看什么政府报告,让秉笔太监先看;皇帝要下什么书面指示,也让秉笔太监起稿。皇帝年纪大一些、知识多一些的,还能辨别是非,是不是同意,他自己有主见。可是一些年轻的皇帝就搞不清楚,结果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就操纵政治,掌握了政权。因为用人和行政的权力都给了司礼监,结果形成了明朝后期的太监独裁。在明朝历史上有很多坏太监,象明英宗时代的王振,明武宗时代的刘瑾,天启时代的魏忠贤等。太监当家的结果,就造成了政府与内廷之争,也就是统治阶级内部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与太监争夺政权的斗争。

       家天下: 朱元璋对百姓、对大臣、对故交、对妻妾,都冷血无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孙面前,他却满面慈祥,温柔体贴得无以复加。为了确保子孙们生活幸福,他绞尽了脑汁。

       朱元璋给大明王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工资标准,给自己儿孙们制定的俸禄标准却唯恐不厚:皇子封为亲王后年俸万石,是最高官员的近七倍,还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种赏赐。为了让后代们充分享受幸福,他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10岁起开始领工资享受俸禄,结婚时国家发放房屋、冠服、婚礼费用。死后还有一笔厚厚的丧葬费。
       皇族们的俸禄直接来自各地的财政收入,皇族人口的几何式增长,意味着财政支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增加。山西晋王府,明初只需年俸1万石,到了嘉靖年间,增长到87万石。河南周王府,由1万石增长到69万石。湖广楚王府,由1万石增长到25万石……国家财富分配中,权贵们的比重迅速扩大,而底层百姓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等等。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