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间谍,四次选择,三条道路

来源: 千里 2019-08-29 20:45:2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812 bytes)
五重间谍,四次选择,三条道路

原创: 品山文史孙岩  品山文史   *****

 


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布投降,“五重间谍”袁殊八面来风的日子也到了尽头。 *****

 

这之前的二十多年,上海都是远东国际情报战的中心,是国、共、日、苏、美、英、法、德,再加抗日战争时期的汪伪,各方间谍角力的主战场。袁殊,就是这一特定时代、特定地点的复杂情报战所产生的一个空前、可能也是绝后的产物。 *****

 

袁殊的身份,比五重还要复杂。除了通常冠以的“中共”、“中统”、“军统”、“日本”、“青洪帮”五顶间谍帽子,他还曾为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苏军总参情报局、斧头帮主王亚樵、美国背景的《中国评论》、汪伪76号工作过,只没有材料披露他与英法德的情报机构有瓜葛,否则他的间谍身份可能达到两位数。即便如此,袁殊搭造起的九重间谍浮屠,在重数上也让有史以来的谍战大师们望尘莫及了。 *****

 

在日本投降以前,袁殊已有过三次重大的人生选择,也是造就他多重间谍道路的三次选择。 *****

 

一、第一次选择:为什么他能成N重间谍 *****

 

袁殊的第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是1927年国共分裂后东渡日本。 *****

 

袁殊少年时曾加入“黑色青年”团体,是无政府主义的信徒;1926年因父执胡抱一的提携加入国民革命北伐军,成为国民党员。但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清共”,袁殊这样的无政府主义加左倾分子被清除出了国民党。 *****

 

袁殊决定从事新闻行业,但见国共分裂后局势混乱,遂决定去日本求学。1928年,18岁的袁殊东渡日本,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大学攻读新闻学与东洋史。极善交结的袁殊由此在日本有了不少人脉关系。 *****

 

袁殊1931年回到上海后,投身左翼文化运动,3月16日创办了以新闻为主的报纸《文艺新闻》,瞿秋白、鲁迅、茅盾、夏衍等“左联”成员都成了该报的作者。 *****

 

《文艺新闻》创办前,国民党调查科特务在2月7日秘密杀害了柔石等五位左联作家,并严密控制消息。这一事件成为袁殊转轨间谍的肇机,也显示出年仅20岁的袁殊举重若轻、巧妙周旋各方之间的突出才能。 *****

 

中共中央急于将左联五位作家被杀害的消息发布出去,揭露国民党的凶残,但由于国民党方面的新闻管制,找了多家报刊都不敢发。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冯雪峰通过左联的人,找到了刚创办《文艺新闻》不到十天的袁殊,问他敢不敢、能不能刊登这一消息? *****

 

袁殊既愤恨国民党杀害五位左联作家,又意识到这是《文艺新闻》获得发展的一个契机,同时也很清楚此举面临的巨大风险——报纸被查封和自己被逮捕。身高刚过一米五的小胖子袁殊眼珠一转,就有了主意——一些认识袁殊的人对他的描述是“一口纯熟的日语,极似日本人,侏儒其形,诡计满腹”,他让冯雪峰以读者的名义来信打听五位作家的下落。 *****

 

冯雪峰连称好主意,立即编了个名字给《文艺新闻》写了“传说柔石等几位作家失踪、查询下落”的信。袁殊就在3月30日第三期的《文艺新闻》刊出了标题为“在地狱或人世的作家:一封读者来信、探听他们的踪迹”的文章,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纷纷来电来函询问。 *****

 

袁殊在第四期的查询报道后,于4月13日第五期《文艺新闻》披露了五位左联作家已被杀害的消息。国民党对此十分恼火,但由于袁殊采用了读者来信查询的方式,想要查封《文艺新闻》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

 

经此一役,新创办的《文艺新闻》在诸多报刊中脱颖而出,发行量从一千来份一路飙升到一万份,成为左联所有刊物中发行量和影响最大的一个。 *****

 

上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日本,是中国各派势力和在远东具有利益的美、苏、英、法等国的首要情报工作目标。日本为了侵略中国,也需要网罗为其服务的中国情报人员。 *****

 

具有日本背景、在新闻界树立起相当影响(新闻与情报可作为近义词)、显示出极强社会活动能力的袁殊,成为各方情报机关招揽的对象。他的多重间谍事业,便建立在这三者的基础上。 *****

 

*****

 

图、1929年冬袁殊(后排右一)在日本东京与留日同学合影 *****

 

二、第二次选择:中共中央特科,间谍生涯之始 *****

 

袁殊的第二次重大的人生选择,是1931年进入中共中央特科,开始了15年的间谍生涯。 *****

 

在巧妙报道五位左联作家被杀害后,袁殊与茅盾、丁玲、朱镜我、田汉等一同当选为“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领导的“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的常委。 *****

 

这年秋天,袁殊决定加入中共,他对夏衍是中共秘密战线的重要人物心知肚明,便以他一贯‘滴水不漏’的言辞向夏衍表示“希望在政治上提高一步”。 *****

 

不久,1931年10月的一天,按照文化总同盟的通知,袁殊来到静安寺爱文义路的一家咖啡店。 *****

 

中午时分的咖啡店很安静,除了白俄女招待外,只有角落的一张桌子旁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位是袁殊曾见过的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潘汉年,另一人是个大块头,长得象白种人,袁殊没见过。 *****

 

两句寒暄后,潘汉年对袁殊说:“你要加入前卫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我们认为你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

 

袁殊不清楚这个“前卫组织”是中共的什么机构,但决定“同意加入”。这成了他命运的一个转折点——间谍生涯的开始。 *****

 

潘汉年又告诉袁殊,“你加入的是秘密前卫组织,普通的组织成员是不知道你的身份的。” *****

 

那个象白种人的大块头叫王子春,被潘汉年安排做袁殊的联系人。 *****

 

王子春是潘汉年的副手,安排袁殊到上海北四川路一个小弄堂内,接受了两个月的特工训练。袁殊这才知道:潘汉年所说的“秘密前卫组织”,就是中共中央最高情报和保卫机关——中共中央特科。 *****

 

1931年4月顾顺章叛变后,中共中央特科遭到严重破坏,周恩来、陈赓转移到苏区(参见:千面周恩来,百变陈赓),由陈云、康生、潘汉年组成新的特科领导班子。 *****

 

潘汉年此前是“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书记,接替陈赓担任中央特科的情报科长后,急需重建情报系统。潘汉年本就挺欣赏袁殊的机智老练,夏衍一向他推荐“既能写又能搞社会活动”、而且“希望在政治上提高一步”的袁殊,就决定发展袁殊到特科工作。 *****

 

白俄咖啡馆里潘汉年的一句话,没有党旗,没有宣誓,没有任何手续,袁殊成了中共中央特科的成员和中共党员——至少袁殊自己认为是加入了共产党。事实上中央特科除了杨登瀛的特例(参见:中共情报四杰:周恩来弥留之际才说出他的真实身份),所有人员也都是中共党员。 *****

 

但1982年给袁殊平反落实政策,只承认他的党龄从1946年在新四军苏北根据地重新登记时算起。袁殊为此几次对子女、亲友哭着说:“他们欺负我,抹掉了我十五年的党龄。” *****

 

袁殊经过中共中央特科培训后,按照潘汉年“做白皮红心萝卜、打入敌人内部”指示,以他的“日本通”背景加上在新闻界的影响,很快搭上了国民党上海社会局局长、CC派(中统)大将吴醒亚,和日本驻上海副领事、情报专员岩井英一。 *****

 

吴醒亚正组建CC派内的秘密小团体“干社”;岩井英一正筹建日本外务省在中国的情报网,都在物色有日本背景和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来搞情报。吴醒亚试用袁殊一段时间后就任命他为“干社 ”的情报股长(行动股长是李士群,参见:无间道1943:李士群之死);岩井英一与袁殊交了半年‘私人朋友’后,吸收他做了日本领事馆的情报员。 *****

 

袁殊还陆续担任了《新声通讯社》、《华美晚报》的记者。有美国情报背景的美籍犹太人伊罗生也招揽袁殊去和他一同办《中国评论》。 *****

 

袁殊在王子春指导下工作到1934年初,王子春突然不见了(王子春本姓刘,又名欧阳新,因他联系的人员中出了叛徒,紧急转移去了苏联,“大肃反”时被斯大林作为托派处决)。袁殊失去联系人也就失去了组织关系,十分焦急,最后只得找到夏衍,请夏衍帮他转交一封给特科领导的信。 *****

 

夏衍将信交给了特科的蔡叔厚(中共秘密战线的一位传奇人物)。蔡叔厚那时已从特科转到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协助谍王佐尔格工作(参见:谍王佐尔格背后的“王”,中国经济学家之父),于是就把袁殊吸收到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工作。 *****

 

1931年袁殊回到上海不久,当年介绍他参加国民党的胡抱一,就介绍他认识了“暗杀大王”、“斧头帮主”王亚樵。胡抱一是个江湖传奇人物,是洪帮大佬,曾给孙中山做了五年保镖,与王亚樵、胡宗南、戴笠是结义四兄弟。王亚樵对袁殊颇为器重,让他在麾下办报。 *****

 

这样,上世纪30年代的袁殊就有了中共特科、共产国际情报局、中统“干社”、日本岩井情报组、美国背景《中国评论》、和“斧头帮”的六重身份。 *****

 

*****

 

图、潘汉年(左)、袁殊(右) *****

 

三、第三次选择:再投中共,“五重间谍” *****

 

袁殊第三次重大的人生选择,是1935年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处(军统前身)逮捕、自首叛变后,1937年再投中共做多重间谍。 *****

 

1935年4月,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负责人、苏军情报局上校华尔敦被复兴社特务处抓获(参见:中共谍报之花,远东第一女谍遭斯大林杀害)。夏衍通知袁殊不要再和国际远东局的联络员见面,并让他去探听案件情况(虽在经历中对此略而不谈,但从和袁殊的交往可知夏衍在中共特科和共产国际都是掌握机要的高层,建国时文人夏衍和李克农上将一样定为兵团级)。 *****

 

袁殊去打探消息,在新闻界的一个朋友王新衡跑来,让他去找侦缉队的队长了解案情。王新衡曾是中共早期党员,和蒋经国一同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后在南京创办《苏俄评论》周刊。王新衡和不少留苏学生一样,回国后变节投入国民党中统或军统(参见:军统班底:信仰与命运),王新衡便投入复兴社特务处做了政训班指导员。 *****

 

华尔敦被捕后一言不发,被媒体称为“怪西人”,但复兴社特务从他的笔记本上,发现记有袁殊的名字,派王新衡来诱捕他。袁殊不知是计,自己把自己送进了侦缉队的门。 *****

 

袁殊被捕后自首变节,是否属于叛变一直有争议。因为当时袁殊在国际远东情报局的上线、上上线均已被捕,他的自首招供并未对中共和共产国际的情报体系造成破坏。只是牵连他正热烈追求的著名演员王莹被监押审查了一段(参见:周恩来亲传卧底,与江青嫉恨一生的女人)。另外夏衍指控袁殊被捕后曾叫特务诱捕自己,文革后复查袁殊案件时因未成事实未予采信。 *****

 

据袁殊儿子讲,袁殊晚年曾去向夏衍解释这件事,但不知所谈的具体情况。 *****

 

袁殊被捕后,中统军统都想将这个人才化为己用,岩井英一又出面声称袁殊是日本外务省工作人员,加上袁殊‘认罪态度好’,因此国民政府对他从宽发落,判刑两年九个月,实际只坐了8个月的牢就放了出来。 *****

 

袁殊出狱后害怕中统、军统强要他委身投靠,而中共方面虽未对他进行“锄奸”处理,也是不再理睬,于是就联系日本驻沪领事馆想再去日留学。日本领事馆是‘热烈欢迎’,为他办了一应手续,送给200元路费(当时上海普通市民一年的生活费约100元),让他到东京后找已回外务省任职的岩井英一。 *****

 

袁殊到日本后,岩井英一对他特别关照,介绍他到早稻田大学历史系做研究生,每月还给他150元生活费。 *****

 

如此一来,袁殊不想上贼船也是身在贼船上了。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在即,岩井英一出任驻上海总领事,同时组建以战略情报为主的在华情报网,袁殊成了岩井“特别调查组”的正式情报员。 *****

 

袁殊回到上海后先通过吴醒亚接上了中统的关系;又通过胡抱一的关系搭上了杜月笙,于1937年4月加入了青洪帮,在杜月笙旗下办了一个“时事刊行社”搞情报,而杜月笙实际是帮军统戴笠搞情报。 *****

 

袁殊并不甘心真做汉奸,他决定再投中共,于这年5月找到了受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委派与国民党商谈“国共合作”、来到上海的潘汉年。 *****

 

当时中共上海地下党的负责人冯雪峰、夏衍等都认为袁殊不可信任,但潘汉年认为在当时复杂局面下需要用好袁殊这样的情报人员,随即表态欢迎袁殊继续为中共工作,回到延安后又征得中社部长康生的同意:争取和利用袁殊,在敌人营垒中建立内线。 *****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沦陷前,戴笠要建立在敌后的情报网,听杜月笙推荐袁殊是人才,竟亲自到袁殊在上海武康路的家中拜访,吸收袁殊加入军统,并当即委任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的少将组长。 *****

 

袁殊成为中共、中统、军统、日本、青洪帮的五重间谍。 *****

 

这时的各方情报机构争相拉拢袁殊——戴笠亲自拜访、中统不计其暗地投共前嫌、青洪帮给予和黄金荣杜月笙平起平坐的“通”字辈殊遇、岩井英一数年‘投资’并两次出面营救、中共允许一个自首变节分子“归队”,已不仅仅因为袁殊的日本背景和社会活动能力,更因为他展露出的卓越间谍才能。 *****

 

军统偏重行动。1938年夏,上海虹口的日本海军军火库发生大爆炸,震惊一时。日本军警宪特百般侦缉却查不到作案人,袁殊也在爆炸后第一时间被岩井英一召去,命令他打探出作案人。最后查无结果,日本只得尽可能抹去事件的政治色彩,发布消息称“系内部人员不慎点燃汽油……纯系偶然事故。” *****

 

但根据袁殊1980年所写的要求平反的“申诉材料”,爆破虹口日本军火库的,正是袁殊和军统上海行动组组长王铁民。 *****

 

日本海军军火库设在日商“本田纱厂”的后院。袁殊和王铁民化装成纱厂职员侦察后发现日军卫兵盘查极严,进出仓库需要特别通行证,而且都是日本人,仅有一个例外:有个伙夫是中国人,每天踏一辆“黄鱼车”为日军买菜送菜。袁殊和王铁民便跟这个伙夫套近乎,接近他一段时间后,寻机将定时炸弹藏进了黄鱼车上的一只南瓜里…… *****

 

军统档案:袁殊因策划爆破虹口日军军火库记了大功。 *****

 

潘汉年情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获取战略情报。袁殊按照潘汉年的指示,向岩井英一提议,成立了一个为“大东亚圣战”服务的汉奸组织“兴亚建国运动委员会”。潘汉年还特别动员出一位国民党元老陈孚木出任“兴亚会”的委员长(据《广东党史》1999年第4期透露,陈孚木随后被潘汉年发展为中共秘密党员),袁殊任总干事。 *****

 

1939年末,日本政府通过岩井英一安排陈孚木、袁殊二人代表“兴亚建国运动”访问日本,受到日本阿部首相、近卫枢密院长、野村外相、以及参谋本部等官员的接待(《中日关系全书》)。 *****

 

野村外相向袁殊透露的“大东亚共荣圈”构想,是以日本为中心,包括中国(汪伪),满洲国,泰国,法属印度支那,英属缅甸、马来亚半岛、印度,美属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等。袁殊察觉到: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构想不包括苏联的远东部分,而包括了英、美、法的亚洲殖民地。 *****

 

与阿部首相、近卫枢密院长、参谋本部宣传局长石岛等的会谈中,袁殊发觉这些日本政府要人将西方列强视为“振兴东亚”的最大障碍,尤其是美国;另外,还几次强调取得南洋石油的重要性。 *****

 

袁殊又从一位刚从海南岛回来的日本记者口中,探听到“日本有两个师团正在海南岛进行热带丛林战训练”。 *****

 

综合这些信息,袁殊判断日本的侵略扩张方向是“南进”,而不是“北进”进攻苏联。他回国后立即通过潘汉年,报告给中共中央。 *****

 

日本政府最终决定南进与英美开战,是在1941年夏;袭击珍珠港是在1941年12月7日。苏、美、英及国共当时都通过多条渠道,获得了日本决策南进的情报,如佐尔格小组、军统的“黑室”、中共的满洲国‘官二代’情报网(参见:“官二代”们:中共情报史上最成功的情报网)等,但都是在战争爆发前不久。而袁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近两年就做出了这一判断。 *****

 

由此两例可见袁殊既有相当的特工行动策划力与执行力,更有出色的战略分析能力,也可知袁殊为什么受到各方情报机构如此重视和拉拢。

*****

 

四、第四次选择:第三条道路 *****

 

日本战败投降,袁殊得以“八面疏棂八面风”的靠背大树倒了!他再一次面临重大选择。 *****

 

袁殊后来自述:抗战胜利时,他有三条路可走,1.携家眷到日本或海外做寓公;2.投靠国民党;3.跟着共产党走。 *****

 

袁殊分析:走第一条路最安稳,以他在抗战时期聚敛的财富,可全家几辈子无忧,但汉奸的名声就再也洗刷不掉了; *****

 

走第二条路最现成,日本投降时戴笠就派王新衡(抗战时军统香港站站长、时任上海接收委员会秘书长)前来,委任袁殊为军统忠义救国军别动队的中将指挥、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但他终归不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军统嫡系,再加他的多重身份,过后很难得到重用,而且仍有被当做汉奸查办之忧; *****

 

走第三条路吉凶难卜,但唯有派他做‘汉奸’搞情报的中共,能给他洗清汉奸恶名。 *****

 

袁殊选择了第三条道路:跟共产党走!于是变卖家产和岩井公馆的资产,据说时值一亿美金之巨(疑为现在合一亿美金之误),全数捐献给中共做活动经费,然后由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将他秘密转移到了苏北的新四军根据地,自此结束了间谍生涯。 *****

 

因为大汉奸“袁殊”之名太臭名昭著,袁殊到苏北根据地后,按中共华中局的要求改名为“曾达斋”,之后在华中局联络部工作,建国后又转到李克农麾下的中共中央军委联络部,做情报分析工作。 *****

 

1955年4月2日潘汉年被密捕后约一周,袁殊接到李克农的电话,叫他去开会。去开会的专车把他直接送进了功德林监狱,被判为“汉奸、中统特务、军统特务、日本特务……”,戴的帽子和他的“N重间谍”一样多,自此开始了比他的间谍生涯还长10年的监狱生涯。 *****

 

1975年袁殊出狱,被押送到武昌大军山农场‘劳动改造’。1982年9月中共中央为“潘汉年冤案”平反。一个月后,袁殊也得到平反。 *****

 

*****

 

图、1984年,袁殊在江苏宜兴潘汉年故居,与潘汉年妹妹潘玉琴合影 *****

 

伪装着自己的身份,隐藏着自己的姓名,做着光明又黑暗的事情——在双重或多重间谍的闪光传奇背后,往往是扭曲分裂的人格。“五重”甚至“七重”间谍袁殊也不例外。 *****

 

据恽逸群(在岩井公馆实际领导袁殊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回忆:抗战时有一年春节,袁殊照例邀请多位老友到他家吃饭庆贺新岁,大家坐在客厅等他,袁殊从楼上卧室走下来,走到楼梯一半时停下,突然号啕大哭起来。过了一会下来时,又谈笑如常,好像没有发生过这一幕。“大家也不问他,因为大家明白,经常变脸使他心理扭曲,变得悲喜无常了。 *****

 

袁殊晚年已精神失常,要求到日本或香港度晚年未获允许,但要求由“曾达斋”改回原名获得批准,1987年以“袁殊”本名病逝于北京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