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老兵本色 ——隐功埋名的战斗英雄张富清

来源: 宜城渔翁 2019-08-28 17:15:2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016 bytes)

ZT老兵本色

——隐功埋名的战斗英雄张富清

文/余玮

《人民政协报》2019-08-01期09版

 

    60多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他坚守的是入党誓言,“从入党那一天起,我就把自己交给了党,坚决按照入党宣誓去做”;他坚守的是自己的信念,“如果整天想着自己的事,想着享受,那我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

 

    一提起牺牲的战友,老人声音颤抖,泪水溢满了眼眶:“我的战功,和那些牺牲的、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们的贡献相比,差得很远。他们才是英雄,他们才是功臣!我现在人还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们享受得多,我有啥好显摆的?还有什么资格张扬呢?”

 

    “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

 

    张富清出生在陕西汉中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很小就饱尝艰辛:父亲早逝,大哥夭折,母亲拉扯着兄弟姊妹4个孩子艰难度日。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张富清十五六岁就当了长工。

 

    1945年,家里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张富清用自己换回二哥。因为羸弱,他被关在乡联保处近两年,饱受欺凌,后被迫加入国民党军队当杂役——做饭、喂马、洗衣、打扫等,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皮带抽打,目睹了种种劣行。

 

    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中,西北野战军把国民党部队“包了饺子”,张富清随着四散的人群遇到了人民解放军。“我早已受够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我在老家时就听地下工作者讲,共产党领导的是穷苦老百姓的军队。”被“解放”的他没有选择回家,而是主动要求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359旅718团2营6连的一名战士,“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

 

    1948年7月,胡宗南部三大主力之一、整编第36师进至陕西澄城以北的冯原镇、壶梯山地区后,因发现我军设伏,迅速就地构筑工事,转入防御。守敌暗堡前,战友一个个倒下。“我去炸掉它!”张富清报名参加突击组。

 

    在火力掩护下,伴着“嗤嗤”的子弹声,张富清时而匍匐,时而跃进,迂回往前冲。靠近后,他拉开手榴弹引线,朝喷着火舌的暗堡射击孔塞进去。“轰”的一声,机枪顿时哑了,战友们起身冲上来。那天是8月8日。张富清的右手臂和胸部被燃烧弹烧伤,至今仍留有一片片褐色疤痕,他称之为“轻伤”。

 

    此役至关重要。我军乘胜追击,一举收复韩城、澄城、合阳。澄合战役宣告胜利,张富清荣立一等功。他获得的军功章,简单质朴,却弥足珍贵。他仔细包好,装进背包。

 

    由于作战勇猛,当年8月,他便被连队推荐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突击队员就是‘敢死队’,是冲入敌阵、消灭敌军火力点的先头部队,伤亡最大。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张富清说。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情愿牺牲,牺牲了也光荣!

 

    他的战功,次次来自突击。张富清说,他多次参加突击组打头阵。当年他的身体其实很瘦弱,他打仗的秘诀是不怕死。

 

    “只想着炸掉它,没感到怕。你越不怕死,说不定真死不了;要是畏畏缩缩,敌人就会把你打死。一冲上阵地,满脑子都是怎么消灭敌人,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战争的残酷让他在几十年后仍会在深夜里突然惊醒。令他记忆深刻的永丰战役,“一夜之间换了3个营长、8个连长”。

 

    那是1948年11月27日夜,永丰战役,注定是一场惨烈的攻坚战。敌人凭借高厚坚固的寨墙,顽固抵抗。我军发起的总攻未能奏效,部队伤亡很大。

 

    寨墙侧面的两个碉堡,是两处主要火力点。是夜,连队决定成立突击组,炸掉那两个碉堡,确保攻击部队冲上去。张富清任突击组长,带两名战士子夜出击。

清瘦的他,浑身是胆,携带1支步枪、1支冲锋枪、2个炸药包和16枚手榴弹,几乎是他的负重极限。3名突击组员跃出坑道,快速抵近,趁着夜色,抠着墙砖缝隙攀上三四米高的寨墙。他第一个跳了下去。

 

    听到动静,敌人围了上来,他端起冲锋枪猛扫,令敌猝不及防,一下撂倒七八个。突然,他感觉头被重重地砸了一下,用手一摸,一块头皮翻了起来,满脸都是鲜血,原来是子弹擦着头皮飞过。“如果子弹飞低一寸,那自己肯定‘光荣’了。”他回忆。

 

    但当时,他顾不得这些,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接近敌人的碉堡,用刺刀刨出一个土坑,将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再盖上一层土。

接着,他用手一拉,侧身一滚,“轰”的一声,碉堡被炸毁。瞬间,尘土、石头、弹片四处飞溅,空气滚烫。趁着烟雾,他迅速逼近第二座碉堡,如法炮制,又成功了。

 

    永丰一战,西北野战军共歼国民党军第76军2.5万余人,俘虏了敌军长李日基,粉碎了胡宗南的军事部署,有力地配合了淮海战役,同时也解决了部队粮食问题。

 

    战斗结束后,张富清被战友搀回,卫生员赶紧给他处理伤口。他发现,自己带的两名突击组员没回来,也找不到遗体。他深感自责:没把两个战友照顾好,自己还活着,可他们牺牲了,连掩埋一下、立个坟头的责任都没尽到啊!

 

    枪声歇息,夜幕沉沉。他抱着冲锋枪,一宿未眠,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坐起来。不是因为伤口痛,而是心痛!一想起两个瘦高的兄弟,他就痛哭失声……

 

    是役,张富清因为作战英勇,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表彰大会上,王震亲自为他佩戴奖章,也喜欢上这位小个子英雄,此后见面就鼓励他。彭德怀也因此认识了张富清,行军途中遇见,总是亲切地说:“你在永丰战役表现突出,立下了大功!我把你认准了,你是个好同志!”

 

    “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

 

    张富清入伍后,几乎天天打仗,一直没有给家里写信。因为没有收到过儿子的家书,远在陕西汉中的母亲以为张富清已经牺牲。直到1948年底,一张西北野战军寄来的特等功报功书送到了母亲手里,她才知道儿子不仅活着,还成了战功卓著的英雄。

 

    1953年底,张富清在武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

1954年冬,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19岁的妇女干部孙玉兰接到部队来信:张富清同志即将从文化速成中学毕业,分配工作,等她前去完婚。

 

(待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