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将父作马,父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是个成语,意指父母盼望儿子有所作为,有个好的前程。最早出于明朝解缙(xiè jìn )之口,也有人说“语出刘墉”。当年刘墉顽劣,骑父做马玩;被乾隆看到后,便随口道:“骑父做马”。刘墉才思敏捷,也快速答道:“望子成龙”。
解缙(1369-1415),明朝第一才子、内阁首辅、《永乐大典》总纂修、对联大师,江西吉水人。洪武21年进士。历洪武,惠帝和成祖三朝。 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
解缙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主编《永乐大典》。永乐元年(1403年),解缙奉旨主编《永乐大典》。他召集朝臣学士,各方专家两千余人,调集数百万册书籍,进行编纂。解缙白天参政,晚上破书万卷查阅资料,反复修改、补正、勘校,经过六个寒暑的精心编纂,于永乐七年(1409年),完成历史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初稿。
《永乐大典》的编纂成功,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主编的解缙可谓功不可没,所以后人把《永乐大典》和解缙相提并论。时人赞曰:“太平十策纾民意,永乐大典慧斯文”。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87年12月28日公布,解缙墓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流传500多年的著名楹联,出自解缙笔下。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曾引此联批评某些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 。
据说,解缙曾因这副对联惹祸。 一年冬天,一名朝官设宴贺寿,解缙同一班大臣到贺,席上吟诗作对,热闹非常。席上锦衣卫纪纲借吟诗为名,寻人开心为乐。解缙想煞煞他的威风,便对纪纲说道:“解某不才,出一上联向足下求教,望勿见笑”。纪纲不知原由,还故作谦虚。解缙道: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纪纲不学无术, 当然对不出下联来。半晌,解缙解嘲地:“既然大人不屑一对,就我自己对了吧”。然后说道: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纪纲听后,方知解缙是冲他而来,便怀恨在心,以后便设计陷害解缙。
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他出身贫寒,家以卖豆腐为生。母亲终日推磨磨豆腐,父亲挑着豆腐沿街叫卖。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父母做什么营生,解缙笑盈盈地说出一副对联:
父亲肩挑日月
母亲手转乾坤
解缙九岁那年,塾师带他到江中去洗澡。塾师脱下衣服挂在树叉上,随口出对:“千年古树当衣架”;解缙望着滔滔江水,应声答对:“万里长江作浴盆”。
解缙家的对门住着赵员外。有一年腊月三十,赵员外府上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春节。解缙家却是家徒四壁,铁锅冷灶。解缙心想,过年了,也该帖副春联庆贺一番。他望了一眼对门赵员外家那片青翠葱茏的竹园,取出笔墨纸砚,提笔写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大年初一,赵员外出门看见这副春联,大为恼火。 他叫来奴仆,下令把满园翠竹砍得精光。解缙看到这个情景, 他又在对联的末尾各加上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赵员外一见,怒气冲天,下令把竹蔸连根统统拔掉。解缙一见,又在对联的末尾各添加了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解缙19岁考中江西解元后,出游到一道观。口渴求饮,老道士慕他的大名,出个上联试他:“一碗清茶,解(jie)解(Xie)解元(jiè yuán)之渴”;其中三个“解”字不同音,难度很大。解缙属对:“七弦妙曲,乐(le)乐(yuè)乐府(le fǔ)之音”。这三个“乐”字也不同音,对仗工整。
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家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蛤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解缙对联故事,有很多“大全”版本。他的对子:“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谐音、立意、意境,堪称完美无暇。
解缙的父亲解开,也并不是普通之辈。曾二魁胄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是当地有名的大儒。
解缙应童子试时,尚在幼年,赴考时,解父恐他年少远行疲累,便亲自送考。进入考场时,父亲让他骑在自己的脖子上。主考官一见,心中有所不悦。 主考官即景出一联,让解父作对,对出了,才准许他们进考场。上联是:
子将父作马;
这句是很贴切的实景描述,大庭广众之下,这样的宠溺孩子,是有不妥。所以解缙的父亲听完主考官的话,羞得面红耳赤,一时接不出下联来。 骑在父亲脖子上的解缙, 眼睛一转,立马应道:
父望子成龙!
这五个字,看似平易;但解缙既替自己和父亲解了围,又表明了父慈子孝,志存高远。此后,“望子成龙”常常被人引用,从而成为一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