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直习惯称呼教练为Q指导,文中延续。
1. Q指导1947年出生,1965年考到北体大时运动成绩并不很突出。但是他是当年某省的尖子生,可以上北大的,但是他选择了北体。
2. Q指导入学不久赶上了文革。。。不清楚文革激烈那几年65级其他同学的去向,Q指导属于留校搞运动的那波人。听他零星讲过专案组帮忙,到平谷,顺义搞运动等故事。Q指导在专案组工作时的表现,受到了文革后来翻牌回来的几个走资派领导的肯定。
3. Q指导和另外一名体院老师在文革中私下偷偷刻苦训练,从未放弃理想。两人常常在书包里放本毛选和几个馒头坐车到香山公园训练至傍晚返回。
4. 1972年周恩来指示全国体工队恢复竞技训练比赛。Q指导获1500米跑全国冠军,800米亚军,10000米第三。1974年中国队首次重返国际体坛,参加德黑兰亚运会。Q指导为中国田径队队长(跳高倪志钦为代表团副团长)。1500米比赛最后一圈,Q指导跟腱断裂。立即回国做了手术。
5. Q指导文革中耽误了学习,一直是Q指导心中的隐痛。他像对待训练一样坚持自学。特别是英语(学校学到是俄语)。1985年Q指导通过EPT考试,公派到纽约 Stony Brook学习一年。Q逾期不归,顶着沉重压力,自费/自立在1991年拿到体育管理Phd后立即返回母校工作。
6. 做了十几年的北体大管理学院院长,08年退休。学霸啦,学科奠基人啦,国内外一堆头衔不赘述了。
7. Q指导几代书香门第。父亲是最早那批留欧中国学生中为数不多拿到学位回国服务的学生之一。
8. 师生情谊颇深,自不必说。但是不敢和Q指导瞎扯,估计Q指导80%+是个左派或偏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