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论战如同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奠定了三个世界
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至今指导中国。中苏论战,奠定了三个世界。中苏论战,使中国成为第三世界中心。
毛泽东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划分为三个部分的理论,萌芽于40年代的中间地带论思想。雏形于60年代的中间地带论外交战略,形成于70年代。
毛泽东“晚年仍然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决议》)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首次公开提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并说明了中国的对外政策。他指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具有相似的苦难经历,面临共同的问题和任务。中国把坚决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一起为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而斗争看作是自己神圣的国际义务。
反对“霸权主义”,历史有惊人的重复。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至今指导中国。
时至2018年的秋天,新时代的中国,习近平遵循、继承、和发展的战略,还是毛泽东晚年提出的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最近,在应对美国的贸易战中,更是致胜的法宝。
中国与非洲的深度接近,中国改善与日本的双边关系都有助于中国对冲来自与华盛顿的经济外交军事压力。
中美贸易战即将进入新阶段,美国总统特朗普2000亿美元新的关税惩罚措施落地在即。中国600亿美元关税惩罚的反击,显然不具有足够力度。
中非合作论坛高调登场, 习近平主席几乎请整个非洲齐聚北京的意图,不言而喻。外界看到的不仅是习近平的强势回归,更有中国加速捆绑非洲在大西洋东岸与美国对峙的决心。
近期,中国与近邻日本的外交热络也引起了外界关注。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日本内阁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秋叶刚男等先后到访北京,与中国政府高层官员举行会谈,展现出中日两国改善关系的强烈意愿。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即将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获胜几成定局。在首相连任近乎确保的前提下,加速与中国实现关系的转暖,也有利于日本面对来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保持日本经济增长的动力,日中接近也是顺理成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