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 骑士是最低一层的贵族, 是封建社会稳定的基石, 是封建国王发号施令的具体执行者。任何的贵族,除非是继承的除外, 从来就是从受封骑士开始。 作为君主立宪的大英帝国, 直到现在还对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进行封赏, 封为骑士。 那么中国有士吗, 中国的士在我们的历史长河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在中华民族号称5000年的发展长河里, 士是一直存在的, 并且也一直是社会的精英, 中国跟西方的士在开始时都是一样的,但随着社会的演变, 统治权力不断向皇权集中, 中国的士的角色也在起着不断的变化, 简而言之, 就是从文武双全,自尊独立,享有统治权利的贵族, 变成了匍匐在皇权脚下的奴才。
在有文字记载的周朝, 一个典型的中国的封建社会, 在天下大定以后, 对诸侯进行了分封。 史称周武王分封了70多个诸侯国, 而在成王时又分封了300多个诸侯国。分封以后王和诸侯分治天下,各自有自己的土地,军队, 和对分封的土地的行政管辖权。各诸侯贵族又通过自己养得士进行任命,象大夫,卿,将军等对所属的领地进行统治, 而这些士也会因为立功而受到分封, 成为自己领地的统治者。
这种相安无事地社会结构,只有在“礼”受到侵犯的时候, 才会受到其他贵族和士的谴责和惩罚。“礼”也,社会秩序的规范也。 不遵从礼, 就会天下大乱。 周公制礼以后,天下安定, 但人心不古,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以后, 礼崩乐坏, 于是中国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代, 历时几百年, 是公认的中华文明辉煌发展的时代。 那个时候, 各个诸侯国竞争发展, 士在各个国家得到了尊重和对待。 养士成为各诸侯国贵族的传统, 大有得士者得天下的趋势。那时候诸侯, 贵族, 和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他们往往坐而论道, 畅谈治国理念,和则留, 不和则去, 许多士人往往奔走于各国, 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真正做到了君择臣, 臣亦择君。 比如苏秦,在鬼谷子门下学成后, 先是到洛阳求见周显王, 但周显王朝守旧保守, 对于初生牛犊苏秦不信任。苏秦又西行至秦国, 游说当时的秦惠王兼并列国,称帝二治。 但秦国刚刚处死商鞅, 讨厌说客, 未采纳他的建议。苏秦只好离开秦国转向赵国, 但赵国是奉阳君为相, 也不喜欢苏秦。 苏秦不屈不挠, 又去了燕国, 在燕国等了一年才见到燕文侯, 并得到了燕文侯的赏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佩戴六国相印, 成了六国合纵的纵约长。还有孔子, 当年为了兜售他的治国理念, 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最后穷途末路,无人打理,只好打道回国,专志于教育。才成就了一代圣人和教育家。 正是由于这种宽松的社会气氛, 中华民族的哲学, 政治, 诗歌, 军事, 才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 得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
使贵族和士受到文明史上第一次打击的是商鞅。 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个法家, 商鞅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 以改变秦国在群雄争霸中愚昧落后的局面。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 军国爵位, 土地制度, 行政区划, 税收, 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 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了富裕强大的一方诸侯。然而, 从历史上看, 商鞅的变法是一种变相的国家独裁式的军国主义权利集中。商鞅改革户籍制度,实行的是五连坐法, 使得秦国人民变成了专制的工具; 废除世卿食禄制度, 建立军功奖励制度,使得整个国家的权利 收复到中央, 使的君主一言九鼎, 权利独大。商鞅的变法理念有三:1. 铲除仁义和平善良孝悌,国家才会强盛; 2. 人人互相监视互相告密, 国家才会强盛, 必须“弱民”, “愚民”, 国家才会强盛。《商君书。靳令》指出, 无论国家有没有钱, 都必须时刻处于战争状态, 如此才能强盛, 才不会被“六虱”侵害。 “六虱”是什么呢?是礼乐, 诗书, 修善, 孝悌, 诚信, 贞廉, 仁义和平。 为什么人人必须告密国家才能兴盛? 《商君书。开塞》解释, 让老百姓只敢做国家让他们做的事, 国家才会大治。商鞅认为, 民弱国强, 国强民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百姓贫穷, 就会有求富的动力。 他们为生存疲于奔命, 没有精力求智, 国家也不再有虱了, 国家也就强盛了。
很显然, 商鞅作为一个卫国的没落贵族, 一个士, 向秦孝公兜售的不是怎样利用贵族和士来富国强兵, 而是靠消灭贵族,实行军国主义, 独裁主义来强化君主的统治。 历史证明, 军国主义和独裁主义确能使一个国家高效率, 在短时间内强盛起来。 但独裁法西斯难以长久, 秦国统一六国后很快灭亡便证实了这一点。商鞅以前的士可以择君而仕,仕而受封。 商鞅以后的士一君而仕, 没有了选择权。
第二个对于中华民族的士造成巨大打击的是汉武帝时代的董仲舒。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儒。如果说商鞅为君主提供了极权统治的术, 也就是方式方法。 那么, 董仲舒为君主实行极权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董仲舒第一次提出了君权神授, 天子受命于天的理论和天人感应的学说。 他的理论是上天选择统治万民的天子, 士子应当辅佐, 庶民应当服从。如果天子不按上天的旨意行使权力, 上天也会进行惩罚。 董仲舒进一步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的方针, 并重新解释孔孟的儒家学说, 制定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指南。 这样就使得天下的士如果想为统治阶级或君主服务, 只能在儒家思想的范围内游说天子。 从而消灭了春秋战国时代创立和发展了得其他各种施政流派, 诸如,墨家,法家, 道家,继续发展和存在的基础。显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中华名族士人的思想, 从此他们被关在儒家的笼子里, 成为了没有独立思考的统治工具。
有了行动纲领, 又有了理论基础, 君主们就开始为所欲为了。士族在秦汉失去了分封, 在唐朝时失去了丞相的开府(唐太宗将丞相权利一分为三,各自对君主负责),宋朝时失去了坐而论道的资格(宋太祖撤掉了大臣们的座凳), 元明朝时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元明君主对大臣打屁股是家常便饭), 清朝时连思考的权利都失去了(清朝时文字狱180宗)。士们见君主时战战兢兢,口必称奴才, 说话稍不留神,就会犯下逆天大罪。跟春秋战国时比, 士族地位的变化真是天堂地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