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家,上海知青,他出生在很普通的一个工人家庭里。父亲是上海纺织品供应站的业务员,母亲是纱厂的女工。对于上百万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而言,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与朱克家一样,从普普通通的家庭里出来以后走向了远山远水。
朱克家在1969年上山下乡来到云南插队落户以后到了傣族聚居区。生活、语言、风俗等等都在考验着朱克家和他的知青同伴。在劳动人民家庭长大的朱克家骨子里有着不畏艰苦的本质。他很快学会耕地、插秧,还利用空余时间学会了木工,并在不长的时间里,掌握了傣族的语言和文字。一年后,朱克家上山了,到爱尼族人的山寨莫登生产队当起了教师。学习掌握了爱尼语,帮着寨子了的青年用手扶拖拉机带动碾米机,减轻了爱伲族妇女的劳动强度。他学习电工操作技术,为山寨通上了电。理发、裁剪、蹬缝纫机,修收音机、手电筒、闹钟,朱克家很快就成为爱尼山寨中最受欢迎的人。
http://hx.cnd.org/2015/06/12/%E4%BD%99%E6%9D%B0%EF%BC%9A%E4%BB%8E%E6%9C%B1%E5%85%8B%E5%AE%B6%E4%B8%80%E6%AE%B5%E7%95%99%E8%A8%80%E8%B0%88%E8%B5%B7-%E5%85%BC%E8%AE%AE%E7%9F%A5%E9%9D%92%E7%B2%BE%E7%A5%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