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
这句充满哲理的话,巧妙地把婚姻和事业联系到了一起。择业和择偶一样,具有很大程度的碰运气的成分。人到无可奈何的时候,都能够用缘份或命运来自我安慰。
我不知道有没有一个人在经过几次的婚姻失败以后,终于在晚年找到了真爱,就和冯亦代和黄宗英的纯爱一样,虽然来得晚一些,但是还是终于来了!
吴化文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写照。几次失败的选择,历经艰辛,最好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吴化文出身贫苦,17岁时投奔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当兵。吴化文被保送到保定军校,学成之后就在“十三太保”里第一位的韩复榘手下,从联络参谋起步,由团长、旅长而升为济南警备司令。1929年冯玉祥起兵反蒋,史称“中原大战”。结果蒋介石用重金收买了韩复榘,韩复榘立刻倒戈归顺,促使冯玉祥下了野。此时的吴化文也就跟着韩复榘改编为中央军。
日本侵华,逼进山东,韩复榘最终选择弃城而逃,结果被蒋介石枪毙。身为第四师师长的吴化文1943年与日军硬拼了一仗之后损失五千余人,而当时国民党的正规军和省政府基本都退出了山东。以韩复榘前车之鉴,吴化文思前想后感到前途渺茫,索性心一横投降成了南京汪伪政权的伪军,被汪伪封了一个山东第三方面军的上将军长。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慷慨的给了吴化文新编第5路军的编制,吴化文又成了曲线救国的英雄。
1948年国共济南战役打响,守济南城的除吴文化的96军,还有蒋的嫡系73师,眼看国民党大势已去,吴化文部2万余人起义,王耀武本人作了俘虏。
1948年10月29日,吴化文所率领的九十六军起义部队,改编为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吴化文为军长。随即吴化文指挥的第三十五军就渡河南下,参加淮海战役。吴化文部的官兵们在各次大战中都立下战功。
一天,吴化文收到王耀武的来信,信中说:“君为座上宾,弟为阶下囚,你当初起义时应当对我说一下,咱们一起起义不好吗?”吴指着信对高参田向前说:“老弟,你想想,当初我曾问过王耀武,如果济南被围有没有援军,王说没有,我又问他,如果没有援军怎么办?你猜他怎么说?他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济南共存亡。’他是老蒋的嫡系,他愿死而后已,我却犯不着那样!当初我如果劝他和我一块起义,他不杀了我才怪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