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来源: 2019-04-19 09:52:5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郎指刘备 ,《三国演义》称他是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叔父刘元起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名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典中用典”。
 

   《水龙吟》【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词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连续用了三个典故。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刘备对许汜语:“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以上一段,盖谓当时朝士,贪恋爵禄,只知道“求田问舍”,固无若张翰(字季鹰)其人者,如碰见刘备当然要看不起他们。语意广泛,不泥定自己,却引起自己的忧愁寂寞。苏轼《满庭芳》:“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庾信《枯树赋》作“树犹如此”,与本句合。三句一气而下,作一句读。“红巾翠袖”,妆饰,以代美人。王勃《落花落》:“罗袂红巾复往还。”“揾”,揩拭。“倩何人”者,言无人也,应前文“无人会”句。(《唐宋词选释》 作者:俞平伯第18章 下卷 宋词之二(4))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其中“求田问舍”,更是“典中用典”。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辛弃疾称之为“刘郎才气”。


    关于求田问舍,此典最早源于战国后期秦国大将王翦。受秦王嬴政委派,王翦启用60万大军伐楚。在出征前,为了不被秦王猜忌拥兵自重,而故意在朝堂上跟秦王讨要好的田地房产。明是为自己谋划,实则是为了稳住秦王的猜忌之心。最终王翦得以善终,而白起却被砍了脑袋。

 

    中国的海军就要阅兵了,“一带一路”第二次峰会也即将召开。2012年以来,中国已有8000万人脱贫。到2020年,还有一千多万人,将全部脱贫。这在中国历史上将是首次,贫困户都能做到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

 

    这是多么大的棋局,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在中国领导人英雄气概面前,那些求田问舍、谋取私利的“精英”们,“怕应羞见”,是无地自容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