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有十位非常优秀的将领被授予元帅头衔,这个人都是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但其实当时有不少将领和他们一样厉害,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封为元帅,李先念就是其中一个。
李先念,1909年出生在湖北红安,父母都是农民,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读了几年私塾后,就开始学木工。
1926年,在大革命的影响下,参加了农民运动,第二年,他率领家乡的农民参加了起义活动,并在那一年的十二月,加入了共产党。
1928年的时候,李先念带着自己的游击队伍加入了红军,还做了副班长。后来他率领部队在好几次的反围剿斗争中给予国民党军队重创,并在危机关头冲破国民党的包围,为主力部队打通了前进的道路。
有一次,李先念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但他坚持坐在担架上指挥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抗日战争期间,李先念率领部队打游击战,深入敌后,收编当时和中央失去联系的零散武装部队,曾多次带领队伍和日军进行顽强的斗争,不仅击败了日军,还让队伍的人员迅速增加。
1939年的时候,李先念还将三个地方的抗日武装统一起来,改编成挺进纵队,他本人担任司令员,这支队伍在敌后地区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虽然被日军和国军两面夹击,但在李先念和其他指战员的指挥下,运用灵活的战术,既粉碎了日军的进攻,还打退了国民党在边区发动的反共高潮。
不仅如此,在经济后勤方面,李先念也很有自己的一套。1949年5月,李先念主持湖北省党政军全面工作。
李先念主政湖北后,立即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家乡解放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从战争到经济建设的历史性过渡。
曾经担任过李先念秘书的黄达回忆说:“他一上任就遇到‘黑白之战’。”
黄达解释说:“黑”是指煤炭,“白”是指大米和布匹等。当时,一些资本家趁新政权立足未稳,抬高物价,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也随之暴涨。
黄达说:当时李先念联系上海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往湖北调集物资,善于用人的李先念也充分发挥一些资本家的作用。由于措施得力,很快稳住了市场,控制了局面。
当时任中财委主任、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陈云,对李先念主管湖北财政经济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十分欣赏。
陈云称赞说:李先念“是将军管理经济,但他能很快精通当时的经济工作,这是十分难得的”,这是对李先念的很高评价。
为什么李先念评选时落选了呢,原来元帅、大将等都是按照军事资料而平定的,李先念后来离开了军队,转做文秘行政工作,所以就没有了军中的职位,最后未被入选。
1977年,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李先念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常委。他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积极领导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来源:蚌埠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