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计”(三)金蝉脱壳

来源: 2019-04-08 16:20:4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三国演义》中的“计”(三)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之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指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逃,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还在原地防守的气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在敌人迷惑不解时,隐蔽地转移主力。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却三次用了金蝉脱壳之计。一次是借东风,另一次是空城计。前者是事先策划,后者是迫不得已。死后,还用“死诸葛,吓死活司马懿”。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孔明曰:“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鲁肃拜服。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孔明对周瑜说: “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 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 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

 

    当诸葛亮向刘备请命求救于孙权的时候,已经想好金蝉脱壳之计。事实上已经开始实施他筹借东风的计划。从“舌战群儒”到“智激孙权”,从“草船借箭”到“七星坛祭风”,最后直到发生赤壁之战,都应该看作诸葛亮筹借东风的过程。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诸葛亮派关公去华容道,是帮助曹操“金蝉脱壳”。“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庞统为徐庶出的“金蝉脱壳”之计,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操然之。统拜别,至江边,正欲下船,忽见岸上 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

 

    (接第四十八回):却说庞统闻言,吃了一惊,急回视其人,原来却是徐庶。统见是故人,心下方定。回顾左右无人,乃曰:“你若说破我计,可惜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皆是你送了也!”庶笑曰: “此间八十三万人马,性命如何?”统曰:“元直真欲破我计耶?”庶曰:“吾感刘皇叔厚恩,未尝忘报。曹操送死吾母,吾已说过终身不设一谋,今安肯破兄良策?只是我亦随军在此,兵败之后,玉石不分,岂能免难?君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缄口远避矣。”统笑曰: “元直如此高见远识,谅此有何难哉!”庶曰:“愿先生赐教。”统去徐庶耳边略说数句。 庶大喜,拜谢。

 

    后人有诗曰:“曹操征南日日忧,马腾韩遂起戈矛。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