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井冈山的红军是由哪几支部队组成的?”

本帖于 2019-03-28 13:53:48 时间, 由普通用户 bebe2014 编辑

我参观回来后,和张平化、刘俊秀等同志一起吃饭时讨论过上述问题,他们亦有同感。

饭后不久,主席出来散步。我一边陪主席散步,一边向主席汇报了我今天参观井冈山博物馆的情况,将一直环绕在脑子里的问题向主席提了出来。

我问主席:“当年井冈山的红军是由哪几支部队组成的?”

毛主席说:“当年井冈山的红军由四支部队组成。一支是我率领的秋收暴动起义的部队。这支部队在三湾改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在井冈山时期被编为第三十一团。实际上只有两个营一个连的兵力,在永新、宁冈两县交界处驻扎。

“第二支部队是井冈山上原来有的两支小的农民地方武装。这两支小部队分别由袁文才、王佐领导。经过我们派人上山做工作,他们同意我们上山,并接受改编,但有一个条件即保留原来的建制,保留他们一定的独立性。这两支小部队后来改编成为三十二团,袁文才当团长,王佐当副团长,何长工被派去当党代表。

“第三支部队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这次起义打响了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武装的第一枪。在部队向广东潮州汕头进军时遭到失败,由朱德、陈毅率领的一部分部队退出广东,经闽、赣边转入湖南南部和湘南农军会合,并派人和我联系。当得知他们要上井冈山来的消息后,我曾带一个团到湖南桂东地区去接他们。结果由于当时联络困难,没有接到,只接到由萧克带领的一支小部队。我们回到井冈山后又听到有消息说朱德、陈毅已提前到达酃县与攸县交界的地方。我又再次下山去接他们,与朱德、陈毅的部队在湖南酃县会见。这样由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这几支部队于5月4日在井冈山会师后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改称为红军第四军)。

“1928年12月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五军也来到永新、莲花、宁冈一带与我们会合。这样,井冈山的四支部队对外称红四军、红五军。山上的人多了,吃、住都有困难,人员来自不同成分组成的四支部队,红军内部的矛盾也多了。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大民主,经过商讨,问题和矛盾都能不断得到解决。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部队开始离开井冈山,先后到赣南、闽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福建西部的龙岩、永定、上杭等县建立了革命政权。以后又扩大到江西瑞金县。这样,中国大地上有了一大块革命根据地,革命的形势进入一个高潮。

“由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和由王佐率领的三十二团守备井冈山,坚持斗争。”

毛主席兴致勃勃,一口气讲了当年井冈山红军的来历与组成的情况,使我对井冈山红军的历史,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中国革命早期革命斗争历史有了新的更深的了解。

....

晚上,主席的心情仍不能平静,又找我谈心。

主席说:“这次重上井冈山,往事都想起来了。有些事情还想和你说一说。我们军队里也不那么纯,军队里也有派吆!军队里有要闹事的,历史上也经常有闹事的。不知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我信。我们军队几十年经常有人闹乱子,闹就闹吧,闹一下不要紧,闹一下就不闹了吧。最大的闹乱子的是张国焘。张国焘说他的人多,队伍要听他的。其实人多人少不是关键问题,要紧的是问题的本质,是你的路线正确不正确。比如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只剩下八千子弟兵,可长征正确的路线就应该是向陕北,再向华北、东北。人少不怕,坚持正确的长征路线,保留了革命的种子,后来建立了陕甘宁根据地,队伍又壮大了。”

主席稍平静下来继续说:“大大小小的事没有断过,井冈山闹过,闽西闹过,赣东北闹过,中央苏区也闹过。他要闹,你有什么办法。”

.....

5月30日 晴

毛主席起床后吃了午饭,问我下面如何安排?

我说:“一早吉安地委的同志要我转达他们要见主席的愿望,我答应报告你后再定。”

主席说:“那就见吧,照照像。”

我安排了吉安地委的常委、吉安市委的负责同志和毛主席一一握手,合影。

然后主席一行乘汽车,经峡口、分宜到达樟树机场的火车停车处。

主席上火车前,和张平化、刘俊秀等同志亲切话别。我们和主席一道在樟树机场旁的专列上宿营一夜。

------------------------

张平化、刘俊秀 ... 毛泽东的老部下.

刘俊秀(1904~1985),1904年12月27日出生于江西永新县象形乡灌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就为地主家放牛,14岁时在地主家打了三年长工。1926年投身农民运动,任乡农协主席。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刘俊秀当选为中共丰陂支部书记。1930年2月至10月刘俊秀先后带领农民赤卫队,参加了九次攻打吉安城的战斗。1931年10月,刘俊秀担任永新县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在此期间,他积极工作,多次受到表彰。1933年,刘俊秀被选为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并经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推荐到中央苏区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34年8月,刘俊秀被任命为红六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不久,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成立,他先后担任永沅、燕桑等中心县委书记,为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35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刘俊秀又回到部队随军行动。他主要负责筹集粮食;参加侦察探寻行军路线;保护军团首长安全。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他对张国焘分裂党中央的错误言行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被张国焘撤销职务,贬为普通战士。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刘俊秀恢复职务随西路军西进。1937年1月,西路军在高台遭到马步芳军队袭击,兵败祁连山。刘俊秀挺身而出收集被打散的西路军战士350多人组成一支游击队,自己担任政委兼党支部书记 ,冲破敌军包围。刘俊秀率领游击队历时3个多月,行程6千余里,终于找到了红军主力,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当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对刘俊秀在长征和西征中表现出的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http://www.81.cn/jsdj/2015-06/29/content_6559767_2.htm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