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掠夺性资本主义模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些年里,美国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拥有很大影响力。华盛顿现在试图阻止意大利与习近平达成协议,但迄今未获成功。美国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经济威胁和潜在的军事威胁。
本月,特朗普政府前任白宫官员斯蒂芬·K·班农(Stephen K. Bannon)称,他已就他称之为中国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掠夺性资本主义模式”,向他的意大利联盟党盟友提出警告。
中国的“一带一路”,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掠夺性资本主义模式”。是贬低中国,还是抬举中国?
班农与香蕉们美化西方资本主义不同,坦率地承认,“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掠夺性资本主义模式”。中国近代史更是清楚地记载着, “英国东印度公司掠夺性资本主义模式”的斑斑劣迹。
在18世纪,英国和中国的贸易逆差巨大,因此在1773年,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取得了鸦片贸易的独占权。但由于中国禁止鸦片贸易,所以公司不能直接运输鸦片到中国。公司在孟加拉地区生产的鸦片要先在加尔各答出售,再在那里运到中国。
到1838年,当时东印度公司鸦片输入中国的数量高达1400吨,中国不得不对走私者处以死刑,并派出钦差大臣林则徐监督禁烟。禁烟与日后的销烟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十九世纪是英国的。1815年,英国人打败了拿破仑,主导了国际新秩序。此后,在工业革命的春风里,巨大的财富在三个世代的漫长历史中迅速生长,滋养着一个帝国的崛起。到这个世纪即将结束时,英国已然成长为“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
英国人以强大的海军保障了世界贸易,推进了工业、商业和的金融体系的完善,建立起新的世界秩序,超越了以往一切大陆性帝国的扩张极限。这个以大不列颠岛为中心的庞大帝国,领土面积一度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
中国强大了,固然是不争的事实。但要说中国现在有力量,像“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掠夺意大利,不免是“天方夜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