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材删除《陈涉世家》 敏感时期的政治误判

来源: 千里 2019-02-26 11:39:4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354 bytes)

中国教材删除《陈涉世家》 敏感时期的政治误判

 

近日有中国网友爆料,在官方统一采用的新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讲述中国历史上首次农民起义的课文《陈涉世家》被删除。这一情况经多个自媒体证实,引发网友热议。舆论不少人认为,是否因为文章涉及“起义”“反抗暴政”等内容,已被中国官方视为敏感话题?

北京时间2月25日,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刊文回应,称《陈涉世家》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除是为了不与历史课本的内容重复,在新版历史教材中对这场农民起义的史实有专门介绍,外界所谓“政治敏感”的传言不实。

虽然猜疑被瓦解,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政治化的解读会产生,并在网络舆论中流行?

《陈涉世家》讲述了中国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为反抗暴政而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武装起义(图源:@晴耕雨读qjr)

《陈涉世家》讲述了中国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为反抗暴政而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武装起义(图源:@晴耕雨读qjr)

从最基本的层面讲,由删除课文联想到政治,是因为中国的教材从未脱离政治影响。诚然,任何国家的教科书都不可能与政治无涉,但中国的情况还是相对特殊。在政治主导教育、参与塑造民众思想方面,中国共产党有着更明确的意识和更精细的制度设计。

这种教育与政治密切相关的背景,使教材中的一点改动都可能触发社会舆论的关注。从前几年对中国近代左翼作家鲁迅文章的删减,到对文革相关内容进行淡化调整,以及近期下架《宪法学导论》等西方政治理论教材等,都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此次《陈涉世家》的删除也与此类似。

其次,舆论中的过度解读与中国当下日益激烈的社会和政治矛盾有关。近几年,中国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农民、工人、老兵的维权行动频繁发生,其诉求也逐渐从单纯的经济利益延伸到政治权益层面。这加剧了中国官方对群体性事件尤其是暴力行动的警惕。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对激进化的左翼思潮也加强了管控。2018年以来,左翼青年举办马克思主义读书会被警方抓捕,声援深圳工人维权行动的学生从校园里“消失”,之后在官方电视台上“认罪”,还有北京大学学生组织“北大马会”遭到官方强制改组等事件都曾引起广泛关注,也遭到国际舆论的尖锐批评。

《陈涉世家》的核心内容是一场反抗暴政的武装起义,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天下苦秦久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为人熟知的名句,都具有一定的鼓动性。当下又值中国政治敏感时期,所以舆论对其从教材中删除尤为敏感。

最后,中国官方的回应不及时,而自媒体的考证文章又被网络平台迅速删除,也是让舆论发酵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中国官方对网络言论的管治越来越严格。许多社会矛盾事件,原本只涉及经济利益和法律规则,但因为审查、删帖而变得讳莫如深。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让舆论越来越脱离具体问题的论争,向更加抽象和激进的政治立场偏移。

像这次事件,照中国官方的解释,其实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技术性问题。但因为审查机制的过度反应,反而刺激了舆论的想象,演变为扑朔迷离的政治敏感话题。

上述这些原因在许多中国热点事件中都有表现。而从近年来中国舆论的变化形势看,与现实问题相对应,网络中的政治敏感化程度也愈加突出。当越来越多人不愿耐心地探讨具体事实和细节,而急于从政治立场上做出判断时,整个社会的观念冲突将会加剧。

这种情形对于中国的执政者而言是非常危险的。它意味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可能替代现实问题的解决,并改变人们看待现实的思路,酝酿出更加复杂的政治变数。如何让社会舆论从政治意识的对立,回归到理性、平和的讨论,是一贯强调社会稳定的中国共产党亟需解决的问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