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巨擘李斯为何会败给太监赵高?

来源: 千古名将英雄梦 2019-02-08 11:48: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094 bytes)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星星之火转眼燎原,大秦帝国摇摇欲坠,少府章邯临危受命,率领大军出关平叛,一举击杀吴广,解了荥阳之围,与城内三川郡守李由的军队会和。

李由的父亲李斯与章邯是多年的好友,两人一个主管朝政,一个主管财政,十余年配合无间,交情好到没话说。叔侄俩在这种情况下相逢,真可谓百感交集——天下乱局已成,主上却被奸臣所蒙蔽,此万马齐暗之际,大秦就靠咱们俩家了!

章邯正与李由在荥阳城内互勉,却不知一支恶毒的利箭已偷偷朝他们的身后逆袭而来。

这支利箭就是赵高。作为赵国宗族后裔却被去势的赵高,从来没有一刻忘记要颠覆嬴秦,但现在嬴秦有两根巨大的支柱李斯与章邯撑着,短时间似乎没有那么快倒塌。所以,赵高只有另择蹊径,先挖掉李斯这根支柱再说,至于章邯,没有李斯做他的保护伞,可以如对付蒙恬般轻松干掉。

身为赢秦的忠狗,你们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然而李斯可没那么好对付,此人任丞相多年,朝内党羽无数,特别是以高官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为首的冯氏家族,一直坚定的站在李斯一边,如果不想办法设计一个精密的陷阱,休想置他于死地:

第一步,对李斯施压。

天下“盗贼”蜂起,作为丞相的李斯,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于是在赵高的蛊惑下,秦二世将一肚子怨气全部撒在了李斯头上,数次责骂他说:“君居三公之位,如何任听群盗横行至于如此?!”

李斯既惧且怨,盗贼蜂起是我一个人的错吗?你们就没份儿?大家伙惹出来的大祸,怎么能让我一个人来背黑锅?不行,我得把这颗危险的皮球踢出去,先解了禁区之危再说!

于是李斯在极度慌乱之下,下了一步超级臭棋,他上书向秦二世请行“督责”之术,即以独断之君权,灭仁义之途,绝谏说之辩,并以严刑督责,使臣民人人自危,则不敢生变。

这就是法家“法”、“势”、“术”三大精髓中的“术”了,“术”简单来讲就是“驭下之道”,其本身并没有错,但“驭下”的前提是要“上明”,上若不明,多施“术”则下愈暗,故“术”切不可乱施,秦始皇施一施还没什么,秦二世一施,那还不完蛋?

果然,秦二世一开始施行督责之术,李斯就后悔了。秦廷上下,横征暴敛的都变成了明吏,杀人多的都变成了忠臣,结果遭殃的还是李斯一党的帝国骨干。事情发展到最后,咸阳城内路上的行人,有一半都是犯人;而在街市上,每天都堆积着以各种罪名刚刚被杀死的人的尸体。这下可好,本来只是故六国之人反秦,现在连秦人都骇惧思乱了,李斯毕生辛苦积攒起来的人品和人气,也一时之间跌入谷底,他的昏招不仅没能救到自己,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第二步,控制秦二世。

第一步施压已经彻底打乱了李斯的阵脚,下一步就是争取控制秦二世,将君与臣隔离开来,以避免李斯一党对自己的反扑。

与李斯同为法家的赵高,很清楚法家制度的核心就是君主绝对专制,所以只要控制了皇帝,就等于控制了一切,而他作为秦二世的老师与近臣,对此拥有天然优势。

于是赵高又找了个机会对二世说:“天子之所以贵者,因群臣但闻其声而不得见其面也。今陛下年少,一切政务未必皆能通晓。若日常坐朝,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臣与侍中学习法令之人,日侍左右,坐以待事。事至,得从容裁决,如此则大臣不敢妄奏,天下皆称为圣主矣!”

赵高这一招,不仅要孤立李斯,竟还要孤立皇帝了,这不是欺君罔上大逆不道是什么?然而小屁孩胡亥被赵高这么一忽悠,居然就信了,事实上,他每天面对着李斯等一干叽叽歪歪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老臣,和一大堆枯燥无味的公文,还真是浑身不得劲!现在赵高肯主动替他分忧,他不禁对自己有一这么个不辞劳苦体仰上意的忠贤感到无比欣慰。

秦二世啊秦二世,你可真够二的。

于是君王从此不早朝,夜夜笙歌花天酒地,赵高趁势把持住了帝国政令上下传达的雄关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第三步:离间李斯与秦二世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赵高与李斯打的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暗战,那么经过以上两个步骤,赵高已经彻底占住了战场之高地,李斯想要向上仰攻,谈何容易。所以李斯眼下,只能坐困关下,徒呼奈何?

然而赵高虽占尽地利,李斯不来攻,那也没辙。敌不动,如何抓住破绽破敌?于是赵高接下来又使了一计——诱敌。

一日,赵高亲造李斯之府,哭着说:“关东群盗如毛,警信日至,主上偏多发人役,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屡次进谏,只因职位卑贱,言多不见听。呜呜呜,此国家存亡之际,君侯为丞相,位高责重,何以不谏?”

赵高话可信,母猪可上树,然而李斯再也不是秦始皇时期那个睿智的李斯了,他在权位不保的危境中彻底失去了清醒的头脑,明明是一个陷阱,还傻傻的跳了下去,感动的说道:“非我不愿进谏,实因主上深居宫中,连日不出视朝,叫我如何面奏?”

赵高一笑,这有何难?我替你寻摸着,只要主上一有空闲,我就立刻通知你去。

李斯感激万分,连连称谢,看来赵高虽怀私欲,但在大义面前还是个忠臣啊,我从前看错他了。

赵高心中暗笑,不用这么快谢我,等我送你上天堂与老皇帝相会,再谢我不迟。

于是李斯怀着万分感激,三次在赵高的通风报信下进宫去见秦二世,却三次被挡在了门外。

原因很简单,李斯每次去见秦二世的时候,都不是“主上空闲之时”,而是秦二世与美女一度春风的关键时刻,你想,好事三次被扰,秦二世能见他吗?不但不见,还气坏了!

“吾平日无事之时甚多,丞相不来;吾游乐正酣,丞相辄来请事!岂丞相欺吾年少,故敢藐视我乎?!”

赵高心中暗笑一声,上前奏道:“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爵位不加,揣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陛下,丞相居心不轨,意图谋反,不可不防!”

秦二世大惊:“丞相竟有如此歹意?”

赵高道:“陛下莫忘了,丞相乃上蔡人,反贼陈胜乃阳城人,此二地相邻不及百里。臣闻丞相之族与陈胜之族有旧,故楚盗公行,过荥阳城,丞相之长子三川郡守李由竟守城数月而不肯击盗。臣又闻李由阴与群盗交通,常有文书往来,但不得实据,未敢奏闻。今丞相形态嚣张,屡犯龙颜,其反相已露,陛下不可不查!”

要说赵高的诬陷之语,虽是捕风捉影,但对于不明宫外真相的秦二世来说,还真有那么一点蛊惑性。秦二世做皇帝的原则就是,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李斯有没有谋反,查一查就知道了!于是秦二世一声令下:“赵高,汝速派使者出关去荥阳查访李由,若真有此事,朕当诛灭李氏三族!”

所有跟帖: 

秦始皇忙于勤政,死也突然,没能安排好接班人,使权力交接大流血,政权崩溃之主因。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8/2019 postreply 11:56:52

汉承秦制,吸取了接班人的教训。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8/2019 postreply 11:57:44

李斯为一己之利害长公子扶苏。其举措不仅毁了一世英名,也暴露他人性的脆弱。赵高有隙可乘,灭其三族。 -亮油- 给 亮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9/2019 postreply 04:11:39

李糾由自取 -Redcheetah- 给 Redcheeta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9/2019 postreply 06:03:01

法家是中华千古罪人。 -oplog- 给 oplo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9/2019 postreply 13:46: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