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三无口水帖."21世紀資本論"揭穿經濟偽面具..朱敬一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来源: bebe2014 2019-01-26 14:53:1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08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bebe2014 ] 在 2019-01-27 15:05:4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21世紀資本論" 揭穿經濟偽面具

 

https://youtu.be/iVo35pkrib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p3n3MrsZw

 

朱敬一(1955年10月2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朱敬一於1998年即獲中央研究院院士殊榮,

 

朱敬一教你一次讀懂《21世紀資本論》

法國皮凱提(Thomas Piketty)教授的新書Capital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我暫譯為《21世紀資本論》)獲得紐約時報極佳書評,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甚至誇讚,此書是今年甚或最近十年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我花了幾天時間苦讀,不但同意克魯曼的評價,也對書中不少觀點心有戚戚。

 

皮凱提是法國人,22歲在英國拿到博士學位後就到MIT經濟系教

書,絕對是超級天才級的資質。他在美短暫數年即決定回到法國,在

巴黎教授經濟學。他的新書以鑽研法國300多年的財富與所得分配歷

史為起點,發掘一些獨到的證據與見解。皮氏探索的重點是極有錢的

上層10%1%、甚至0.1%的人,看看他們的所得是由哪裡來的、財產是如何累積的、稅制與法制上有些什麼玄機方便其累積、歷史事件如何衝擊等等。

在皮氏發表他法國的研究之後,他得到兩位貴人相助,幫他把類似的

研究推廣到英國與美國。幫他在英國做類似研究的是艾金森

Anthony Atkinson),他比皮凱提年長約30歲,是全球財政學界的泰斗。幫他在美國做類似研究的是薩伊茲(Emmanuel Saez),他是四年前美國經濟學會克拉克獎(頒給全美40歲以下最傑出的經濟學研究者)得主。有這兩位超級明星加入協助,而研究對象又包括法、英、美三大經濟領先國,其所建立的學說,大概就既有一般性、又有學界主流優勢。這是為什麼皮氏能以40出頭淺齡而大大有名的部分原因。

法國、英國、美國地域與文化差異不可謂小,但是都是老字號資本主

義國家。皮凱提、艾金森、薩伊茲觀察這些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史時赫

然發現,這三國(甚至包括其他廿幾個市場經濟大國與新興經濟體)

都有一共同趨勢:各國資本持有的集中度從18世紀至20世紀初一路在攀升,直到20世紀初歷經兩次世界大戰、30年代經濟大恐慌、戰後政府大規模重建等外在因素,富人的資本集中度才大幅下降。但是,在1980年代柴契爾與里新保守主義一系列政策(包括對富人大減稅、公營事業民營化)下,富人的資本持有率又快速攀高。

皮氏分析,這個資本累積逐漸集中化的趨勢,是有理論背景與走向軌

跡可循的。如果我們再不改弦更張,那麼大約30年之內,全球各主要

市場經濟下的資本集中度,大概會有80%以上集中到社會最富有10%的人手中。這種情況大略與《孤星淚》的寫作背景、或是馬克思寫《資本論》時所見、或是法國大革命前夕的社會環境相當。由於財富分配太不平均,社會上絕對充滿不安定的因子。總之,這麼不平等的社會,絕對是無法永續的。

當前文說改弦更張時,我們所指涉的當然是指稅制改變等體制內

變革。如果不在體制內做改變,那麼難保不會發生戰爭、革命之類的

體制外翻轉。皮氏當然不希望走到那麼激烈的騷動,這是他做此研

究、撰寫此書的原因。

 

 

二、資本的動態演變

 

 

皮凱提的《21世紀資本論》關鍵論述是:如果政府放任市場自由運

作,或是採用像現在許多國家的小政府施政,那麼三、四十年後

社會上將近九成的資本都會集中在最富有的百分之十富豪手中。長此

以往,社會終將因為財富與所得分配太過不公,而產生動亂。

 

這樣的資本主義運作終將動亂論,其實與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終

將覆亡論相當接近。差別是:馬克思所參考的歷史資料非常少,但

是皮凱提所引所用卻是極為廣泛周延。馬克思的資本主義覆亡論顯然

沒有實現,皮氏推論是不是也可能言之過早呢?

 

要去挑戰皮氏的終將動亂論,恐怕要比挑戰馬克思的論述來得困

難。皮凱提用種種數據佐證:如果沒有一次與二次世界大戰,西歐諸

資本主義老字號國家極可能會有高得不像話的資本集中度,而馬克思

所預言的無產階級革命,就並非不可能。因此,我們只能說是世界大

戰的程咬金打亂了經濟運作的步調,而不是馬克思的終極推論有什麼

先驗邏輯錯誤。無論如何,不論是無產階級革命或是兩次世界大戰,

都是顛覆性的災難。由後者取代前者而讓資本主義剎車,實在不是什

麼光彩的事。

 

另一個挑戰皮凱提推論的難處,也是皮氏所擁有馬克思沒有的本事,

就是他的嚴謹數理模型推導。在經濟學文獻裡,關於經濟成長與資本

動態累積的理論,是有些專業門檻的;非要知道隨機過程論極限分

配論ergodic distribution theory)才能入門。皮氏對這些數學工具掌握精熟;而當他說:當資本報酬率(r)大於經濟成長率(g)時,資本佔國民所得的比重就會增加,而資本就會更集中在資本已然雄厚的富人手中,背後其實有嚴謹的數理推論,讀者根本無從挑戰;這與成百上千人對馬克思的推論指指點點,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r>g,則資本累積將更集中這個論述雖然是數學推理,但是背

後還是有些直觀(insight),可以幫助讀者了解。社會上的大有錢

人,大都是靠資本賺錢而不是靠勞力賺錢整體的經濟成長率(g

代表的是社會平均財富的增加速度。而資本的報酬率(r)則是

代表資本財富的平均增加速度。如果r大於g,就表示擁有大量資

本的大有錢人,其財產累積速度大於社會平均財產累積,而且是原本

資本越多者累積越快,這當然表示財富分配越來越不平均!

 

皮凱提的這些數理分析,其實不是要給一般讀者看的,而是要寫給主

流派、一切以數理推導是問的傳統經濟學家看的。皮氏在書中明白批

判當代經濟學者中數學之毒已深,而若干美國經濟學家甚至自以為接

近純粹自然科學,以致少與社會學家、歷史學家溝通對話。皮氏都認

為是走火入魔。但是皮凱提既然要論證資本主義之必然走向,當然就

必須要先說服主流經濟學家,是謂先安內、後攘外。我認為這個

策略是對的,只是稍微苦了一般讀者。

 

https://blog.xuite.net/linmark.alumni/blog/260270653-%E6%9C%B1%E6%95%AC%E4%B8%80%E6%95%99%E4%BD%A0%E4%B8%80%E6%AC%A1%E8%AE%80%E6%87%82%E3%80%8A21%E4%B8%96%E7%B4%80%E8%B3%87%E6%9C%AC%E8%AB%96%E3%80%8B+%28William+Kuo+%E5%88%86%E4%BA%AB%29?

 

 

 

所有跟帖: 

撼世鉅著貧富不均溯源 21世紀資本論 -bebe2014- 给 bebe2014 发送悄悄话 (138 bytes) () 01/26/2019 postreply 15:38: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