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拉美 百年魔咒的思考 --- 美国的黑手?

来源: 相当长久 2019-01-24 18:19: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663 bytes)

我认为拉美的百年孤独,或百年魔咒,其根源在于美国的黑手和自私的黑心。

要想了解南美,不妨读读 马尔科斯的 ”百年孤独“,会有一种强烈的阴郁的魔幻感觉 --- 那就是:命运轮回就是无法逃脱同样的命运。那是谁在幕后操纵呢?

南美的魔咒有自身原因,先天原因,和后天外在的原因。

先天原因主要是它继承了西班牙的贵族制度,也就是现在演化成的大庄园制度。西班牙贵族和英国贵族的一个巨大区别是,英国贵族崇尚武功,崇尚开拓,崇尚勤劳。“我非常努力工作”这句话在美国被认为是值得骄傲的,而在拉美则是丢脸的,因为它表示你不是有闲阶层。这种以能够享乐休闲为光荣的精神叫做 “HIDALGO SPIRIT”。99%的土地被1%的崇尚 HIDALGO精神的庄园主(其实就是贵族)占据,又因为“民主自由”子都对私有财产的绝对保护,不就是欧洲愚昧落后的贵族制度(或俄国农奴制度)的延续吗?

另一个原因是西班牙曾采用的收税制度: ALCABALA,来源于当年的穆斯林倭玛亚统治伊比利亚半岛时期。(稍微懂阿拉伯语的人应该能认出来其中那个阿拉伯语的冠词吧)。它是一种 GROSS RECEIPT TAX,对同一商品在每次交易里可以按照本金反复收税,这是一种极不合理的收税法,严重制约商业活动,比如,一个商品价值¥100,倒手交易了6次,每次税率是20%的话,那么政府就会从一个价值¥100的商品里抽取 ¥120 的税。现在被很多国家抛弃。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俄亥俄等州居然还有这种税,在 OHIO 叫  CAT 税,得克萨斯正在讨论要不要也实施。北卡本来也要搞,但是给否决了。税制度的烂,是导致葡萄牙,西班牙当年无法发展经济与英法抗衡的原因之一。拉美不少地方还残存这种东西。

今天,我不谈这些问题,我只谈谈导致南美陷阱原因的另外的两座大山 --- 极端不公平的土地分配和美国的黑心肠,特别是后者。以后有时间,在对上岸提到的其他原因,仔细分析。

美国的黑手控制着南美。一来不许南美和域外国家发展更深的关系,如门罗主义;麦金利主义(美西战争);老罗斯福主义(大棒政策);肯尼迪主义(古巴导弹);布什主义(占领巴拿马)。。。。。。

南美的土地99%集中在1%的大庄园手里。这个趋势而且愈演愈烈,南美洲总体坏于中美洲,中美洲也很差。其土地拥有的分布的基尼系数是80%左右。在哥伦比亚,0.4%的大庄园控制了几乎85%左右的可耕种土地,而80%的老百姓控制了不到1%的土地。葡萄牙语系的巴西也是如此。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土地的分配越是成幂律分布,而不是钟形性分布,则从1960-2010年的人均GDP增长趋势看,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即,土地分配越公平,经济发展越好。但是为什么这种不好的状况得不到解决呢?那是因为美国的利益,其中经济利益决定了对美国最好的结构是和南美的大庄园经营阶级共同掌控,因此美国从来不说为了发展南美的经济,主要口号是:保卫南美的民主制度,或者保卫南美的人权,看哪个方便哪个来,就是不以发展经济为考察指标。这就像是美国在中东的行为,只不是换了个马甲,经济自由民主人权都不讲了,只讲是否是我们的盟友,不是,那就是邪恶的,如果一国政府是亲美的,不管再坏也是就不是邪恶的了。

南美的靠不可持续行地开采资源为模式的大庄园体制,又是如何和英美系的资本通奸的呢?

大庄园主他们和英语系资本(主要是美国的,外加一些加拿大),以大公司的独立或合作的形式,控制着矿山,森林等资源的开采权。巧取豪夺,不让南美国家发展经济的多样性。几十年前的墨西哥电影(白玫瑰状庄园)表述的情况变得更坏。广大99%的老百姓,就在这两个大山下被奴役。

南美社会完全是学美国的民主制度。一人一票,换汤不换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没有任何希望。即使读了博士,也不行。庄园主的孩子,不读博士也是社会栋梁,穷人的命运无法改变。大家可能很吃惊,但不信就去问问墨西哥人去。特别是读了博士的墨西哥人。

老百姓要么革命,要么推举左派政府,让其发放福利,饮鸠止渴,经济搞坏。损害大庄园,大(英语系)公司的利益。美国就会推翻政府,如巴拿马,哥伦比亚,智力,等等,换上右派政府,维护两座大山。

如果有右眼观的领导人,想摆脱拉美的“百年魔咒”,学习新模式,发展多样性经济,则会被美国打压,因为美国看不得别人比他好。

如果是为了经济发展,拉美国家和域外国家走得更近,则美国就会警告别的国家不许来其后院 ‘晒太阳’,如现在整天警告中国不要去拉美搞一带一路。

美国推翻别国政府,可以随便弄个理由,如乌克兰的暴力上台政府,说是为了保卫乌克兰人民。也可以是为了所谓的民主制度,如对当年阿根廷军政府的打压(因为它和英国为敌)。而这两种理由在南美都用过。如果美国不喜欢一个政府,推翻它时就用 “为了人民的利益或人权”;要是扶植一个亲美政府,就用 “捍卫民主制度”。 然后,发动宣传战,心理战,代理人破坏,制造谣言,直武专侵略。拉美没有一个国家没有受到美国的破坏。

佛洛依德的侄子,犹太人爱德华*伯奈,就是当年被美国政府雇佣,和CiA合作,从如何制造谣言,煽动暴民,实在不行再加上暗杀等手段,颠覆了几个美国不喜欢的拉美(民选)政府。他晚年对此津津乐道。 美国大学里教授的 “公共关系” 学科,就是伯奈起的,因为他觉得 PROPAGANDA 不好听,所以他想了另外一个名字。

要知道,美国只能容忍英语系5-眼国家的繁荣,或者被军事占领的德日韩,除此之外,就是欧洲一些小芝麻(如个屁虫荷兰丹麦瑞典等),或者东欧的一些奴才如波兰,波罗的海国家等。

所以拉美的 “百年苦难”。。。 关键是美国的黑心,黑手。 欧洲去惹非洲(殖民,攻打利比亚,叙利亚。。。),所以有今天的难民潮和欧洲的穆斯林化。美国的拉美政策,使得拉美的经济破落,99%的老百姓除了贫困还没有希望(中国千年以来,穷人往往还有希望靠读书改变境遇),而拉美是沿用了欧洲的封建理念,贵族制度变成了庄园制度,永远继承下去,而老百姓几辈子也挣不来一个庄园,再勤劳也不行。 可恶的美国,就是高大上的名义,用一切手段维护着这个打着民主自由旗帜下贵族农奴制度。

所有跟帖: 

什么叫 “老百姓。。。推举左派政府” ? 政府哪儿来的,是干什么的,是老百姓能推举的吗?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86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18:31:34

政府,是权贵阶层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中共也不例外)。多哥,你洞察秋毫。 -老商- 给 老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18:40:03

对,这就要看是否为大多数老百姓着想还是如何。毛主席早就讲过,不这样,就会走到人民的反面。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18:52:24

毛主席这样讲了,他是否也这样做了 ?文革就是一场浩劫(决议), -老商- 给 老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18:56:15

列宁指出:国家是阶级压迫阶级的暴力机器 -aebny- 给 aeb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20:02:15

不好意思,词不达意了。请您帮想一下:老百姓通过大多数选票,投给以某个话说的比较好听的政客,在民主选举下当选为领导人,怎么描述? -相当长久- 给 相当长久 发送悄悄话 相当长久 的博客首页 (269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19:54:58

一人一票总比暗箱操作,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好。再说了在民选国家总统的权力是受到制约的,就像美国总统要造堵墙就50亿的权力都没有。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98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21:12:09

伊拉克一战,费数万亿,数千美国人丧生,制约何在? -boiler- 给 boil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22:44:10

伊拉克一战是美参院几乎全数通过,一票反对。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23:11:43

制约何在呢?准确点说,参众两院共156议员对“114联合决议”投了反对票。 -boiler- 给 boil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23:32:20

你大部份说得都对但所谓一人一票民选政府就很幼稚了。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1013 bytes) () 01/24/2019 postreply 23:28:01

“美国的黑手”连个弹丸小岛古巴都奈何不了,怎么能“陷害”拉美大陆? -公鲨- 给 公鲨 发送悄悄话 公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9 postreply 03:14: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