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涌现了无数看起来很美(华而不实)的大师,借住西风东渐的先机以及朝廷洋务运动的变革的推力获得了

来源: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2018-12-06 00:17:1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8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 在 2018-12-06 01:39:5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当时颇为稀有且极受社会推崇的洋功名,除了填补国内同学术领域空白之外,大多成为国民政府台面上的摆设,真正放下身段能土洋结合正视国情解决中国当务之急的却极少。自古至今,历届朝廷均主张“训民正音,宣讲官话”。赵学贯中西公认的语言天才,又有政府的支持,却未能对汉语拼音的推进起到多少作用,还不如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的业余成就。土共长征到了陕北,一群蓬头垢面的穴居者倒是重视汉语拼音化的研究,徐特立这个一门外语都不会的老派文人反而在快60岁的高龄在苏区进行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的试验,此事被记入《西行漫记》一书,这套拼音方案也成为1949年建国后大陆文字改革的基石之一。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