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71北京城区普通市民吃什么(四)

来源: 2018-02-21 12:06:2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感谢各位鼓励。这些琐碎的东西和高层政治斗争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但未来的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大概也会研究,再不写就彻底忘了。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五、水果

水果就当时的消费水平而言,已经属于奢侈品,天天吃蔬菜的多(少数人只能吃咸菜),常吃水果的少。

如一位网友在下面说的,当时四季都可以买到的水果只有苹果一种。其中主要的品系是红香蕉、黄香蕉、国光和红玉。前两种比较贵,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是,1970年国庆节,红香蕉苹果涨价几分钱而已,但我一个同学的父亲是崇文区文化馆的头头儿,非常生气地说,连我都吃不起苹果了,那普通群众怎么办?国光是中档,酸甜脆,我个人觉得不比红香蕉差。红玉面而酸,不好吃但最便宜。

梨的季节有限,鸭梨的持续供应时间相对长一些,可以从秋天一直卖到初春,但里面会有些发黑。产地我不确定。而北京本地盛产两种梨子,一是著名的京白梨,不用多说,但实际很少;二是鸭广梨,这种梨表面坑洼不平,颜色黄绿不均,大小不匀,卖相很差,果肉中夹杂着木质素颗粒,但依然酸甜可口,熟透了软软的很好吃,最重要的是便宜,一毛七分钱一斤。但这两种梨子的供应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

柿子也是应季果品,房山的大盖柿是北京名产,颜色漂亮好看,但需要“懒”(我不知道这个字到底怎么写),就是去掉涩味,要不然你咬一口嘴都张不开了。对比美国加州的水柿(日本种?)真是不一样。说到这里总是会想起中学的坏学生给我们的音乐老师起了个外号叫“青柿子”,因为觉得他看女同学的眼神不对。

北京家庭自产的水果主要是枣儿,号称郎家园小枣儿,小而脆甜。

夏天的主要水果是西瓜。我以前专门写过西瓜,这里只简单写下。正好是66年夏天,在北京长期唱主角的黑绷筋西瓜(枕型黑皮黄瓤红籽儿)突然被一种稍小,纯圆,花皮的西瓜代替,名字是早花,因为成熟期提前了两三个星期。那时也就六七分钱一斤。其实这个品系甜度等都比较差,后来被黑蜜、郑州三号等代替。北京西瓜产地是大兴,以庞各庄最为有名。

桃子李子等也有,但不多。平谷大桃的说法当时没有。

外地运来的最主要的水果是橘子、广柑和柚子。老北京比较喜欢橘子,但我们家更喜欢广柑和柚子。主要是秋冬两季可以买到。

六、豆腐和豆制品

北京人喜欢吃卤水豆腐,最开始不限量但不是总有,后来改为每人每月限量供应,散装一块块的。有位从东北来的说质量差,比不了东北的,因为豆渣都打里面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我们家比较喜欢南豆腐(点石膏的),副食店是把这种豆腐放在一个装满水的大木桶中,卖的时候捞出来,一毛钱一块。

豆制品有白(豆腐)干、香干(只是加少许酱油和五香面)、熏干以及腐竹。北京人很喜欢吃熏干,美国可以买到样子差不多的但味道不一样。东华门附近有家“全素斋”卖素什锦、素鸡、素鸭等等的高档豆制品,天天排队,文革早期肯定改了名字,但生意还在。就当时消费水平而言是很贵的,和熟肉制品差不多。

七、熟肉制品

最普通和大众化的是粉肠,只有一点点肉大部分成分是淀粉,便宜。然后是小肚儿,外面是猪尿泡,里面是淀粉和肉,也不到一元一斤。再高级一点儿是头肉。对一般人来说,更高级的酱肘子、酱牛肉等超出了他们的消费水平,所以,卖酱肘子的天福号和酱牛肉的月盛斋在文革最初几年生意平平,名字也肯定改了。过节时会有广东腊肠卖,是生的,需要蒸熟吃。到改革开始这个东西突然叫香肠了。金华火腿在稻香村等特供商店可以买到,但价格太高,而且北京人觉得是“哈喇”的,不喜欢那个味道。那时北京买不到德州扒鸡和其他著名的烧鸡,有些熟食店有酱鸡,买的人不多,也真的不怎么好吃。

当时有几种非常有名的肉罐头,我印象最深的是梅林的凤尾鱼和忘记品牌的云腿罐头。梅林的凤尾鱼条条带鱼籽,当时觉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因为比较贵,买的人不多。便宜的茄汁青鱼,北京人又不喜欢那个味道。

在崇文门内有家特供商店,曾经有“国际”、“华记”等名字,文革时可能改称崇文门食品店,专门卖洋味儿食品,什么小尼肠、大肉肠、风干肠、方火腿等都有,甚至有瑞士产的cheese,和全素斋一样,这里也是一些遗老遗少最推崇的地方,所以总是排队。记得有一次排队的时候,前面一个老太太说,我要一斤洋火腿,那个胖胖的满脸横肉的售货员立刻斥责说,怎么还是帝修反那一套?我们卖的是圆火腿,不是洋火腿!这家楼上原来是专为海归知识分子凭证进入的服务部,东西更多,但文革时取消,改成卖糕点和冷热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