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走运和最不走运的状元一焦蹈

来源: 2018-01-21 14:18:52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公元1085年,安徽无为县历史上诞生了首位状元郎——焦蹈。这位状元充满着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一直被后人流传。

传说宋朝元丰年间,在安徽省无为县十里墩乡(原官镇乡)观音行政村焦村一户农民家里喜得一子,取名焦蹈。全家视为掌上明珠。焦蹈方面大耳,生性聪颖,邻居们都说此子生得一副福相,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焦蹈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四书五经,且精通经史百家,文采出众,在乡试中夺得第一名。可是,其人为人耿直,不擅变通,因此三次上京赶考皆因“关节不通”而名落孙山。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焦蹈又一次收拾行装,带着书童前去都城汴京参加考试。这一次,他一举夺魁,在殿试中拔得了头筹。说起他这次的中举,充满了传奇色彩。

这一年年初,胸怀大志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宋神宗身患重病,太子赵煦上位,太后摄政,勉强维持到三月,神宗咽气,哲宗继位,次年的春闱大试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举行的。

再说焦蹈,他带着书童仓促赶到都城,没想到却错过了会试时间,只好准备打道回府。谁料当天晚上,科考考场便着了火,烈焰冲天,只好重新开考。翌日考试重新举行,焦蹈居然一举夺魁,高中了状元。

当时,众多举子对南宫大火心有余悸,临场发挥难免深受影响,多数皆未切题,此时见三次都未考上的焦蹈竟得第一,自然不服气,因此散布一些流言蜚语,并编写了歌谣“不因南宫火,安得状元焦?”

焦蹈听了,心里非常难受,加上他平时用功过度,体质虚弱,身体难以承受,竟一病不起。待饮罢琼林宴御酒只七天,未等到朝廷授予官职,就不幸辞世,甚是可惜!焦蹈死后,墓葬无城花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