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和俄国作曲家

来源: littleAC 2018-01-04 14:21: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50 bytes)

80年代的时候我最喜爱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那时广播的内容丰富而又传统。在音乐方面印象最深的就是京剧和古典音乐。京剧节目里经常介绍的就是中京院四大金刚李袁叶杜和北京院四大天王马谭张裘,剧目基本是解放前的老戏和解放后创排的传统戏,如白蛇传,将相和,赵氏孤儿等,这些名字到现在有时还会隐隐约约从脑子里突然跳出来。那时最烦的就是戏曲节目时间,可是电台没那么多选择,为了让屋里有些声响,总会把它当背景音乐放着,一边儿听一边儿写作业。

古典音乐栏目的内容也很丰富,涵盖了几乎所有知名和不知名的作曲家作品,从交响乐,音乐套曲,西洋歌剧到儿童交响乐---印象很深的儿童交响乐是彼得和狼,主持人很详细地介绍了每种乐器所代表的动物,我第一次感到音乐语言的幽默和真实,古典音乐好像也并非那么高不可攀。那时不懂,要深刻理解伟大的古典音乐作品内涵其实还是需要有丰富的学识阅历和深厚的人生感悟的。那时有三位作曲家的作品最让我难以理解, 也是最让我厌烦的。西贝柳斯,每次播放到芬兰颂的时候,我都会觉得缓慢单调的旋律就象那个寒冷的极地国家一样遥远与虚无。马勒,这是一个我至今都难以感兴趣的作曲家,那时电台经常会选他的作品,在孩子的耳朵里,那些兵里棒琅的一通乱敲乱弹就是一篇噪声,丝毫没有任何旋律性和美感可言。还有一位就是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他的名字在80年代那么如雷贯耳,广播报刊音乐会….到处都能听到他的名字,他的音乐对我而言也如马勒一样杂乱无章。

人生的经历和心理的轨迹好像经常会由偶然性支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中年的某个时刻喜欢上了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这个缘起,来自于他的第二圆舞曲,欢快的三步,悠扬的小号,仿佛重现了青春舞场上的那些飞扬的身影。油管里有一个视频,把这首圆舞曲配上了前苏联的照片,其中有卫国战争,国庆庆典,前苏联运动员在奥运会中夺冠的精彩瞬间,看过后不由得心潮澎湃,感受到一个曾经伟大的国家的光荣与梦想。然而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则是另外一个画面,它充分展示了前苏联卫国战争的恢弘气势和艰苦卓绝,他是一名伟大的战士! 每次听他的交响乐,总能感到他的音乐对我国解放后音乐创作的巨大影响-----就像看那些50,60年代的黑白电影,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也有神秘曲折的敌后斗争,甚至他的JAZZ,都会让我神经兮兮地联想到抗战电影里的鬼子进村!有些作品中的旋律,特别能表现人物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情绪起伏,象文革后的一些伤痕电影,男女主角经过巨大打击后或痛苦,或彷徨,或沉思的心里冲突。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是叙事的的庞大史诗,理解他的作品必须要了解它的创作年代和背景----在这一点上, 我得承认,自己一如童年时那样无知。但是当一位英勇的战士化身为一名浪漫的诗人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自己的进化。没有什么能比肖斯塔科维奇的浪漫曲更能让一只音乐虫子有去了解这位天才音乐家的冲动,对这支曲子,一切文字上的解释都显得多余,唯一需要的是一颗仍保持跳动的心脏。它是沉淀的,思考的,挣扎的,深沉的,婉约的,绮丽的,梦幻的,最终一如它的名字,唯浪漫的。我曾一度把它设置成我的晨起闹铃,让自己的一天在从容中开始。诗人的思绪是跳跃的,但最终会回归到理性与深刻…肖斯塔科维奇是他所属的那个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受到了不同意识形态阵营的热爱,他的伟大超越了国界!!

冰天雪地的俄罗斯,大概由于气候寒冷的原因,产生了很多世界级的诗人,作家和音乐家。19世纪的音乐家里,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是我最热爱的两位。他们和肖斯塔科维奇一起,是俄罗斯音乐三杰,象征着俄罗斯音乐的左(肖)中(柴)右(拉)。我从童年时代第一次从电台里听到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就被它深深震撼,它成了我一生古典音乐的挚爱。第一乐章的气势恢宏浑厚,钢琴的低音区如大海掀起巨浪般咆哮呼号,又如在俄罗斯宽广辽阔的大地上坐着雪橇纵横飞奔---这样辽阔奔放的旋律恐怕也只有就着伏特加的俄罗斯音乐家才能写出来!天才的音乐家也同时是魔法师,都善于构造一个多样性的世界,从浪漫的《天鹅湖》、奇妙的《睡美人》到轻松愉快的《胡桃夹子》,老柴的这三部灵动的芭蕾组曲编织了一个充满曼妙想象的童话王国。孔夫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化用在柴三篇上则可以说是“乐无邪”。柴可夫斯基是“地主的儿子”,但他却“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而由此创作了《如歌的行板》。这首曲调据说是柴可夫斯基去表姐家做客的时候,偶然听到窗外的木匠哼唱的,于是他迅速拿起纸笔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如歌的行板》。这首来自于俄罗斯民间的旋律是一曲悲怆优美的大地恋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乡土情感力量,它象征着俄罗斯的历史和性格,饱含着作者对俄罗斯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如果说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展示的是俄罗斯民族那种粗线条的壮美,那么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则进一步拓展了俄罗斯民族忧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柴氏的音乐是豪放的,而拉氏则是婉约的;肖氏的音乐是色彩鲜艳的叙事,而拉氏则是黑白斑驳的抒情,拉赫玛尼诺夫是最具贵族气质的作曲家。我第一次听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随想曲是在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中,柔弱轻缓的前奏象一条清澈的小溪慢慢汇入到苍茫寂寥的大湖中,他的哀愁,忧郁,悲伤和对故国无尽的依恋完全融化在每一个音符中,听的让人不得纵欲泪流,只剩下泪水在眼眶里隐忍打转。在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中,他继承了柴1里那种雄浑矫健的力量,仿佛如同俄罗斯连绵起伏的平原山川一般气势磅礴,广袤蔓延。那里有伏尔加船夫的背影,有原野里一望无际的金黄菜地;也有音乐家自己心乱如麻苦恼的抗争与满腔的激愤,沉思的幻想。在俄罗斯那种粗狂冷酷的环境中孕育出的是一种无处宣泄,汹涌澎湃而又柔肠寸断的深厚情感!

维特根斯坦说当言语不能表达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沉默。沉默其实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至少它可以创造一个真空的环境,让我们可以有时间静下来和着音乐一起胡思乱想----言穷语尽,坐听乐起….

 

 

 

 

所有跟帖: 

第一个视频的浪漫曲其实是肖为电影《牛氓》的配音。音乐在电影里是亚瑟和神父的对话。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4:40:41

谢谢,没看过牛虻,看过后应该能更好理解这个曲子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08:11

很好的电影,集当时苏联最好的导演,演员和作曲家于一体。故事讲一个人心中的神像的破碎,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6:09:20

谢谢 有空看看 可能我现在对浪漫曲理解有误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6:15:49

文章写得随意,很有文采,从文章中的一句带方言口音的话,可推断出你是四川人,可能还是一名成都人。 -清衣江- 给 清衣江 发送悄悄话 清衣江 的博客首页 (221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4:59:14

不好意思我哪里辣着你了?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151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11:27

俄国作曲家中,普罗科夫耶夫也很有代表性,早期作品新古典主义象马勒一样是二十世纪音乐的代表,后来趋于保守,作品就创新的少了。 -一笑而之- 给 一笑而之 发送悄悄话 一笑而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03:54

谢谢,没听过这位作曲家,和马勒有关的理解起来太困难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13:46

柴与拉都从俄罗斯民歌中取材,普与肖只有不多的俄罗斯素材,颇有二十世纪音响,代表就是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一笑而之- 给 一笑而之 发送悄悄话 一笑而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37:36

我以为柴拉是学院派,斯特拉文司机也没听说过,肖的名气的确最大(我指普通听众眼中)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40:40

可能还是老柴名气最大。 -laha- 给 laha 发送悄悄话 lah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8:07:58

好啊!有图有真相。请教一下,我最喜欢的俄罗斯苏联音乐是《潜伏》里的那段 -不列颠地主- 给 不列颠地主 发送悄悄话 (41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24:09

你也太懒了,自己看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368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37:39

我听过的俄罗斯音乐,印象己经模糊了。这些苏联歌曲、进行曲所采用的多是来自苏俄本乡本土的。 -不列颠地主- 给 不列颠地主 发送悄悄话 (407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55:42

阿 亚力山大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201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6:13:05

我喜欢立姆斯基的作品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5:49:19

没听说过[出汗]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6:14:08

真的吗?没听过他的《天方夜谭》?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6:20:20

看过电影:p,您一说好象隐约记得电台里播过,阿拉伯风格的?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6:28:02

也叫谢赫拉哈达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8:36:38

这个的确没听过,跟马勒一样,即使听过也没有丝毫印象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8:58:14

哈哈,我猜littleAC是没听说过这样的翻译吧。 -清溢- 给 清溢 发送悄悄话 清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9:50:22

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也很好听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21:24:13

还有个新古典主义的里查斯特劳斯,也是马勒同时代的人物。 -一笑而之- 给 一笑而之 发送悄悄话 一笑而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05:16:07

这个名字听说过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09:07:42

英国写“行星”的霍斯特也是同时期的风格,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吻合,印象深刻。 -一笑而之- 给 一笑而之 发送悄悄话 一笑而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09:16:39

其实你写的对古典音乐理解并不深刻,老柴更应该多听他的交响曲, -andy47- 给 andy47 发送悄悄话 (515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7:39:26

交响曲更复杂,柴1拉2的旋律对我是非常有冲击力的,我对喜爱马勒的人都很敬重,谢谢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18:50:05

你说的是钢协吧?其实老柴最好听的是,冬日的幻想,小俄罗斯,波兰这三部交响乐。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21:27:28

老柴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世界上最难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非常迷人。 -一笑而之- 给 一笑而之 发送悄悄话 一笑而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23:17:12

我觉得老柴的D大调不是最难,最难的是帕格尼尼那24首随想曲,真难。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23:52:40

我也觉得怕格尼尼最难最炫技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288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04:46:04

帕格尼尼的难是技巧炫耀的难,但顺手,老柴的难是他考虑音响多而演奏上不顺手,同他的钢协一样,也成为专业的里程碑。 -一笑而之- 给 一笑而之 发送悄悄话 一笑而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05:10:50

雪花飘飞的冬夜,倚傍着火炉,看着火苗摇曳,找出了“如歌的行板”,静静凝听 -南国铁树- 给 南国铁树 发送悄悄话 南国铁树 的博客首页 (99 bytes) () 01/04/2018 postreply 20:23:25

问好南国铁树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125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04:57:44

我敢打赌多数人是从第二圆舞曲开始认识老肖的。 -obama_北美101- 给 obama_北美10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08:21:07

看过牛虻的人不多吗?没人注意浪漫曲?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09:11:57

书很流行,电影可能很多人没看过 --hutu-- 给 -hutu- 发送悄悄话 -hut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09:36:56

我看过,演得真好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19:18:00

我记得电影一开头是几个人站在大海边,其中有波拉,他们遥望意大利,发誓要把祖国从奥匈帝国的铁蹄下解放出来。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8 postreply 19:25: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