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著名演奏家去地铁站

来源: littleAC 2017-12-30 06:20: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04 bytes)
回答: 这事儿怎么说呢?走资派还在走2017-12-30 03:11:10

2007年一个寒冷的上午,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 里,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他前面的地上,放着一顶口子朝上的帽子。 显然,这是一位街头卖艺人。 没有人知道,这位在地铁里卖艺的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 的是一首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 在约夏·贝尔演奏的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 大约3分钟之后,一位显然是有音乐修养的中年男子,他知道演奏者是一位音乐家,放慢了脚 步,甚至停了几秒钟听了一下,然后急匆匆地继续赶路了。 大约4分钟之后,约夏·贝尔收到了他的第一块美元。一位女士把这块钱丢到帽子里,她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   6分钟时,一位小伙子倚靠在墙上倾听他演奏,然后看看手表,就又开始往前走。 10分钟时,一位3岁的小男孩停了下来,但他妈妈使劲拉扯着他匆匆忙忙地离去。小男孩停下来 又看了一眼小提琴手,但他妈妈使劲地推他,小男孩只好继续往前走,但不停地回头看。其他几个小孩子也是这样,但他们的父母全都硬拉着自己的孩子快速离开。 到了45分钟时,只有6个人停下来 听了一会儿。大约有20人给了钱就继续以平常的步伐离开。约夏·贝尔总共收到了32美元。 要知道,两天前,约夏·贝尔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 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其实,约夏·贝尔在地铁里的演奏,是《华盛顿邮报》主办的关于感知、品味和人的优先选择的社会实验的一部分。 实验结束后,《华盛顿邮报》提出了几个问题:一、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下, 在一个不适当的时间内,我们能够感知到美吗?二、如果能够感知到的话,我们会停下来欣赏吗?三、我们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认可天才吗? 最后,实验者得出的结论是: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上最美的乐器来 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其他东西呢?

zt

所有跟帖: 

这是哪儿趸来的?读者文摘?我以前读过。 -不列颠地主- 给 不列颠地主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30/2017 postreply 06:43:27

我忘了以前在哪读的,输几个关键字就找到了google太强大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30/2017 postreply 06:47:49

就像茅台酒一样,股市下跌了还卖一千二一瓶。个别同学跟于魁智合张影,转眼间就成了京剧名家。 -不列颠地主- 给 不列颠地主 发送悄悄话 (38 bytes) () 12/30/2017 postreply 06:57:28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哈哈,我对上号了,竟有如此谦虚的人!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30/2017 postreply 10:14:40

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是时间不对,二是这45分钟内路过的人没有多少愿意花200美元去看这类演出。为什么? -走石飞沙- 给 走石飞沙 发送悄悄话 走石飞沙 的博客首页 (71 bytes) () 12/30/2017 postreply 07:05:10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如今七事已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好有茶。。。 -littleAC- 给 littleAC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30/2017 postreply 10:23:23

我记得那把琴好像是著名的,命运多舛的《吉布森》,它还有过一把叫《泰勒》的琴和一把葫芦型的斯特拉底瓦里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30/2017 postreply 22:11: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